软件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广州市特色专业。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专业教师共计47人,包括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17人,中级职称19人,其中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民办优秀教师1人,国内访问学者3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课程名师1人。专业建设了广东省软件工程教学团队、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广东省算法与程序设计虚拟教研室。专业依托省级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培育学科、省级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专业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平台11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8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基地1个。依托省级软件与信息技术协同育人中心建设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6项。
1 专业定位
面向现代生产、服务和管理中的软件工程需求,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方法,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应用技术与工具,能够从事软件工程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和维护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备企业级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 培养特色
(1)围绕岗位需求,三大特色培养:围绕软件架构设计师、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区块链开发工程师等岗位需求,构建了“软件架构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技术与运维”、“金融区块链服务”三个特色课程群,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与编程能力,软件系统设计、开发与测试工程应用能力,工程项目创新与管理能力。
(2)聚焦行业前沿,开阔专业视野:紧跟行业前沿,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开设区块链、数字孪生、Golang编程、大模型、Kubernetes容器编排等前沿课程,并根据市场需要和技术热点不断进行课程更新与迭代。
(3)产学结合,实践导向:校企共同开展项目实训、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科产教融合基地,以项目驱动方式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依托教育部协同育人平台、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校内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和学科竞赛体系,“以创促学,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 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与编程规范,Web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应用技术,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测试与管理,操作系统,系统原型设计与交互,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项目需求分析与管理,软件架构与设计,软件过程与管理,Web应用开发技术,前端脚本应用开发,算法分析,轻量级框架应用开发,Web前端开发项目实训,高效单元测试,Web后端开发项目实训,区块链原理与应用,设计模式解析,软件工程项目实训。
5 专业体系及学分结构
软件工程专业共需完成17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7学分,占比27.65%;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限选课90学分,占比52.94%;通识限选课3学分,占比1.76%;任选课18学分,占比10.59%;毕业实习4学分,占比2.35%;毕业设计(论文)8学分,占比4.71%。
6 教学条件
本专业依托学院计算机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软件工程系实践教学,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的设计理念先进,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实验中心下有11个专业实验室及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工具软件,总价值达1000多万元,能较好满足教学需求。
专业实验室


智能软件开发实验室面积140平方米,建设投入价值130多万元。该实验室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使软件开发更加高效,实现软件开发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据驱动,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质量和可维护性。

数据中心实验室是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一种虚拟化桌面及虚拟化服务器应用,通过在云计算平台部署智业云计算虚拟化平台软件,终端用户通过云微终端设备接入并使用桌面云系统。为企业提供云到端的交钥匙方案。为企业私有云计算市场带来高性能、更可靠、更安全以及更节能的IT基础设施环境。保证桌面运行速度、效能、软硬件兼容性的前提下,提高可管理性、简化部署、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业务弹性,提高业务数据的安全访问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以赛促学



目前在校学生1373人,近三年学生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115项,并且培养了多位创业明星。
软件设计大赛是由软件工程系主办的一个开发设计比赛,作为广州软件学院的品牌活动,一直致力于软件技术研发,发掘、培养了许多拥有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软件人才。
7 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信息领域的国际性大公司、互联网企业、国内软件公司、国家和省市机关事业单位、高等学校、国内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等。
就业前景
可以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及测试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和管理工作、系统实施和运维、区块链开发等。主要岗位包括软件设计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软件评测师(测试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运维工程师、区块链开发工程师等。
1.前端开发工程师
专注于设计和实现互联网应用程序用户界面的软件开发专业人员。主要职责是通过编程创建网页和应用程序的前端部分,确保用户能够无障碍地访问和互动。前端开发工程师通常会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来构建响应迅速、交互性强的网页,并在不同的设备和浏览器上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2.软件开发工程师
专注于网站或应用程序后端逻辑、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等方面的软件工程师。主要负责创建、维护和优化服务器端软件,处理应用程序的核心功能逻辑,比如数据处理、存储、安全性验证和服务器性能等。后端开发工程师在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常运行、管理大量数据以及处理复杂业务逻辑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3.移动开发工程师
专门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的软件工程师。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开发工程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移动开发工程师专注于为iOS、Android或者跨平台的移动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4.软件测试工程师
专门负责执行软件测试工作的专业人员,旨在确保软件产品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和业务需求。他们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来识别软件中的任何缺陷和问题,并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跨越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从需求分析到软件设计、实现、部署和维护。通过确保软件质量,他们帮助减少bug,提高用户满意度,最终促成软件项目的成功。
5.系统运维工程师
常被称为系统管理员、运维工程师或IT运维工程师,是负责维护、支持和优化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专业人员。他们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处理硬件和软件相关问题,并执行与系统相关的日常管理任务。系统运维工程师在确保企业信息系统平稳、安全、高效运行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现今云计算和自动化技术愈发成熟的环境中,他们的作用愈加重要。
6.DevOps工程师
一种融合了软件开发(Dev)和信息技术运维(Ops)职能的角色,致力于通过自动化的方式,打造更高效、更可靠的软件开发流程和基础设施管理。DevOps强调开发与运维团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以快速交付功能、修复缺陷和更新软件。DevOps工程师在促进开发和运维流程的自动化方面扮演关键角色,是现代软件开发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7.系统架构设计师
负责设计企业级软件解决方案的整体结构和关键组件的高级技术人员。他们必须确保系统架构满足业务需求,并能够支持系统的可持续性、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等长期目标。系统架构设计师在技术决策中发挥着领导作用,为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提供方向指导。
8.区块链开发工程师
负责在创新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内设计、实现、测试和部署软件解决方案。通常包括创建新的区块链系统、修改现有的区块链技术以适应特定需求、开发智能合约和DApps(分布式应用程序),以及构建与区块链系统交互的用户界面和后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