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一)学院简介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4年组建成立,由软件工程系(2002年)和计算机系(2002年)合并设立,面向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专业优势和专业品牌特色,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联网工程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六个本科专业,并设有软件工程(AI大模型创新班)、软件工程(国际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班)和物联网工程(鸿蒙创新实验班)4个特色办学班。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现有教师13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人,博士硕士以上学位占比97.8%。南粤优秀教师2人,广东省民办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1人内外知名大学访问学者10余人。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3项,发表论文255篇,出版著作13部,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161获得广东省计算机协会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校级教学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师资队伍。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和科研实验条件,拥有“计算机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软件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建设了完善的嵌入式开发实验室智能软件开发实验室软件生态实验室移动互联网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智能物联网实验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1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平台。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华为、百度腾讯中软国际、广州亚信、广电五舟、广州纵横、广州保伦家著名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企业紧密合作,建设了多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五年来,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的学生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服务大赛、“泰迪杯”数据分析职业技能大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等各项大赛“蓝桥杯”、“传智杯”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0多项,省级奖项580多项。

 

(二)专业简介

1.软件工程专业

2010年、2015年分别获评广州市及广东省特色专业,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战略,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引领,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构建"需求导向-能力递进-产教协同"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掌握分布式系统开发、容器化部署、自动化测试及区块链技术,具有企业级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测试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及创新创业能力,从事软件开发、质量保障及系统运维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1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首批获准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2020年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包括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物联网工程基本理论与应用开发方法,具备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和实现能力,在以嵌入式、服务器、软硬一体化为核心等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多种行业,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和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聚焦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计算思维能力、设计与实现计算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新能源、半导体及政府部门等各种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运维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4.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校级重点专业建设点,专业聚焦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专业领域数据的理解能力,掌握数据建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建模与综合应用能力,专业依托省级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有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等实验环境强化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建设有省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校级“大数据应用科研团队”;依托专业建设有“软件生态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人工智能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具备单片机与嵌入式设备的开发、数据采集、传输及应用能力,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能力、软硬件系统综合应用开发能力,专业依托省级和校级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工程实训和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软硬件企业从事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部署、集成与维护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6. 人工智能专业

      专业聚焦珠三角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掌握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具备人工智能模型与算法应用能力、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大语言模型应用与创新能力,将人工智能与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进行交叉融合,适应大模型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国家相关部门从事人工智能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特色

1.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具备岗位能力特征的特色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

2.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专业、课程的应用落地,实现专业学习与行业应用的良好对接,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根据学生个人发展优势分层培养,精英培养与复合培养并重

3.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中各主要环节实行“闭环”管理;贯彻OBE理念,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育工作。

 

(四)专业特色班

1.软件工程(AI大模型创新班)

为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发展要求,探索IT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行业巨头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百度)联手合作,从2024年起开办软件工程专业(AI大模型创新班),首期招生100人。

创新班具有校企合作、协同培养、项目驱动、产业导向、双创引领、行业认证等培养特色。AI大模型核心课程由百度云智教育一线工程师开发,引入大量企业项目案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技术距离,实现校企协同“零距离”培养;优先推荐拥有百度人工智能相关职业证书的学生在其人工智能生态圈企业就业。

创新班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知识、AI大模型相关技术理论知识,具备企业级应用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团队协作能力,具备AI大模型应用开发与创新能力,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既能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及技术支持等工作,又能胜任大模型应用和人工智能生态企业的数据标注、大模型提示词工程和大模型应用开发等岗位的本科层次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2.物联网工程(鸿蒙实验班)

为适应万物联时代的要求,探索IT人才培养新模式,我校与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从2023年起联合开办物联网工程(鸿蒙实验班),首期招生56人。实验班以培养鸿蒙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设鸿蒙操作系统、鸿蒙智能硬件开发技术、鸿蒙应用与服务开发技术等系列课程,设置多门综合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鸿蒙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技能。

实验班采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及鸿蒙生态圈作用,鸿蒙技术核心课程由一线工程师开发,引入大量项目案例,构建“五个真实(5R)”实践教学体系,即: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真实的工作机会,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家鸿蒙生态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工作,提供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得到历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工程项目分析、设计、研究和实现等能力,实现与就业无缝连接

(五)产教融合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积极申报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就业的机会。2018年至今已创建了数十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包括省级“中科智城”科产教融合基地。部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企业如下:

序号

合作方

面向专业

1

广州亚信技术有限公司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2

广州纵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物联网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3

广州广电五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4

广州奇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工程

5

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工程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6

广州市凯泽利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7

深圳市览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

广州华钦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9

广州锦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

暗物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12

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