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领域,新一代,开源开放
为适应万物智联时代的要求,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校与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从2023年起联合开办物联网工程(鸿蒙实验班)。实验班以培养鸿蒙技术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设鸿蒙操作系统、鸿蒙智能硬件开发技术、鸿蒙应用与服务开发技术等系列课程,设置多门综合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熟练掌握鸿蒙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技能。
实验班采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运作,充分发挥企业及鸿蒙生态圈作用,鸿蒙技术核心课程由一线工程师开发,引入大量项目案例,构建“五个真实(5R)”实践教学体系,即:真实的企业环境、真实的项目经理、真实的项目案例、真实的工作压力和真实的工作机会,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多家鸿蒙生态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工作,提供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得到历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增强工程项目分析、设计、研究和实现等能力,实现与就业无缝衔接。
OpenHarmony项目群工作委员会初始成员
鸿蒙标志
华为1+8+N产品
一、鸿蒙是什么
鸿蒙是华为鸿蒙系统的简称,是华为技术公司开发的一款全新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创造一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形成一个跨终端的“万物互联”系统。
2019年6月,华为将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通用基础部分全部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开源社区创建了OpenHarmonyOS 项目。这次捐赠成为中国系统软件研发和生态构建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为鸿蒙技术的传播、应用、发展和创新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解决“卡脖子”问题,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独立自主研发操作系统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HarmonyOS、OpenHarmonyOS等就是这方面成果,与之对应的硬件升级换代、应用开发必将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支持。
二、培养模式
采用3+3+2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前3个学期学习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类及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第4-6学期学习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和鸿蒙技术核心课程(包含实训见习环节),并考取华为物联网证书(HCIA-IOT或HCIP-IOT),最后2个学期在“鸿蒙生态”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就业打基础,毕业可获得我校毕业证、学位证和HCI职业证书。
三、培养特色
1、注重专业基础。实验班开设了足量的数学、计算机、物联网等领域专业基础课程,涵盖感知、网络、管理、应用四层,为后续专业应用、开发、研究等打下良好基础;
2、适应行业需求。HarmonyOS是面向万物智联时代的统一端侧操作系统,已在各行各业快速推进,但在这些领域的人才十分匮乏。实验班开设鸿蒙技术4门核心课程,发挥校企各自优势,重点培养学生在鸿蒙系统开发、应用开发和物联网系统构建等方面的能力;
3、依托鸿蒙生态。在教学、实践环节引入多家鸿蒙生态企业(如:深开鸿、广东保伦、广州赛意等)资源,根据技术、市场等变化开发、更新课程,构建“五个真实(5R)”场景,开展实训实习活动,提供顶岗、就业机会,让学生尽早融入鸿蒙生态,实现实习、就业无缝衔接。
四、核心课程
1、鸿蒙技术的核心课程和综合实训环节:鸿蒙操作系统、鸿蒙应用开发技术、鸿蒙系统移植、鸿蒙智能硬件开发技术、物联网综合课程设计I、物联网综合课程设计II和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现;
2、专业核心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通信与网络、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射频识别原理与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控制技术。
五、就业方向
1、鸿蒙应用软件开发:包括华为各终端及鸿蒙系统的各厂商应用APP研发;
2、鸿蒙智能产品开发:华为1+8+N产品,全面适配鸿蒙系统。(注:“1”代表手机,是核心;“8”代表PC、平板、智慧屏、音箱、眼镜、手表、车机、耳机;“N”代表摄像头、扫地机、智能秤等外围智能硬件,涵盖移动办公、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智慧出行五大场景模式。1+8+N是华为全场景智慧化战略在产品层面的体现。)
3、鸿蒙系统集成维护:鸿蒙操作系统补丁、bug修复、分支版本开发、升级;
4、鸿蒙操作系统研发:系统内核、嵌入式操作系统、系统应用、系统UI;
5、海思半导体芯片适配:海思芯片适配鸿蒙系统,以及与其他操作系统融合适配。
校企人员参观深开鸿公司
校企人员参观深开鸿公司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