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她认为,学生就是一群长不大的小孩,而作为老师,除了要将知识传授给他们之外,育人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这是许丽华副教授跟记者分享的、关于她这么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个感触。

 

许丽华副教授

 

许丽华,副教授,我院计算机系教师。主要从事物联网工程专业研究,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开发;曾参与7项大中小型科研、教研项目,发表过一级核心期刊科研论文3篇,一般期刊科研论文4篇、教研论文3篇。

 

许教授与记者谈及当今大学教育时,指出了一个较为显著的问题,她说:“现在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没有比以前主动积极,上课不是很注意听讲,我觉得这可能与一些现代化信息工具有关。课时不注意听讲,课后又不温习,所以学习成效也就越来越不显著了。”她认为,作为老师应该要与时俱进,讲课也尽量生动一点,课下也要多鼓励同学们做实验。除此之外,许教授也提到,工科类的学生,譬如计算机系的学生,应该要多培养动手能力和积极性,当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时,做实验、做项目的成效也就差了。她说:“工科类的学生毕业时是要求设计项目和论文并行,但有个很头疼的问题,就是工科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能写不能做,能做不能写,能将这两点都做好的同学极少。”

 

谈到如何鼓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许丽华教授便打开了话闸子,她跟记者回忆了她的一个学生,不仅能做,又能写,非常专心,每天很早就去实验室做项目,而且能迅速理解老师意思。对于老师教的那些涉及题目的内容、需求、应该完成的功能、使用环境等,他都完成得非常好。许教授告诉记者,这是她在教学生涯上遇到的一个给她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学生,希望同学们也能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许教授说,像一些主动积极且有成效的学生,他们留下来的一些论述成果,也是师弟师妹很好的二次开发的资料。

 

学生应该如何学习?许教授告诉记者:“再好的老师也很难把当堂课的知识给全部讲完,再好的学生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把所有知识全部掌控。理论课要靠做题来理解和掌控,而实验课就要学到实验的操作的方法。工科的学生要把实验看得比理论更重要,要把项目绑定学习。”许教授指出,实验比理论更重要,你只有通过做项目才知道所需要的理论,动手的过程会促使你去学习。大学生学习靠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要靠自己。

 

许教授认为,好学生要保证实验走在理论前,不能只满足于开设的实验,要自己去设计实验、开拓实验。另外,许教授还提出一个建议,她说:“我认为让老生来带新生,也就是说,让大三大四的学生来带新生,做一个纵向的组织。这跟导生制不同,这只是一种学业上的促进,毕竟老生也是从新生成长起来的,有一定的积累经验,而且彼此年龄不会相差太远。然而,这一种学习风气有利于更好地研究项目以及实验的开发。”

 

谈到与学生相处,许教授认为,老师的态度要亲切,要做到真正关心学生,不能放任学生。她跟记者提到,学生虽然还是一个小孩,但他还是知道好坏的,对他关心他还是会知道,老师不能对他们蛮横,这就是亲和力,但是该严厉的时候还是要严厉。许教授告诉记者,她之前对学生也不是很有耐性,周边的同学可能因为她严格,就有点害怕她。但她自己也有反省,学生把老师当长辈,老师就不能对学生表现出一副不太关心的样子,这样会令他们反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包容心,要不厌其烦地去教导他们,因为老师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在督促学生的过程中,耐心是比较重要的。

 

在许教授看来,学术需要潜心专研。她认为,学术需要与教学相结合,如果只顾一方,就不利于学术提高,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她说,学术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保证教学,学术一方面是为了出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另外一方面,如果是在企业的科研单位工作,只为了科研水平,就可以只搞学术,但是我们身为高校的教师,一定要将两者相结合,才能保证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对于考研,许教授说,她很建议学生去考研,但也不一定毕业就考,可以先去工作,积累一两年的经验。而对于在校生,在学校的时候就要准备好,特别是要在专业基础上下功夫,譬如计算机系的学生,她主张去国外读研,毕竟计算机这个科学技术本身来自于西方国家,到国外去学一学,还可以开阔眼界,在技术上可以得到更好的升华和锻炼。许教授还提到,考研要有基础,像英语、数学、政治要学好,其次才是专业课。她还鼓励学生们参加一些专业性的比赛,通过比赛去做项目,可以提高专业认知,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是比较大的。

 

许教授认为,大二开始做项目是非常合适的,到了大三大四就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她一向主张“项目绑定学习”,活学活用,学用结合,通过参加竞赛运用理论知识,这样会学得更透彻。

 

(供稿:学院新闻中心学生记者 张若男  编辑:莫景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