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重点专业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建设 > 重点专业建设 > 正文

广州软件学院重点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发布日期:2023-06-01 点击量:

1.专业简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于2018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生,专业依托广东省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培养学科,建设有“软件生态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是广州软件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专业建设有省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校级“大数据应用科研团队”;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室5间,配备了大数据应用开发平台,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平台,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等实验环境;专业建设有大学生实习基地7个,教育部协调育人平台1个,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专业竞赛中多次获奖;专业面向现代生产、服务型行业对大数据岗位的需求,致力于培养能从事大数据存储、建模、分析、应用开发和平台运维等工作的大数据应用型本科人才,以满足大数据产业的人才需求。

2.专业师资情况

专业现有教师25人,在学历结构上,本专业有博士2人,硕士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88%。教师年龄结构老中青比例2:13:10,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是一支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上,教授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副高职称1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44%,学缘结构合理。

 

3.课程设置

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特色课程群建设,建设有三个特色课程群,如图1所示。

 

图1 特色课程群示意图

4.教学基础

(1)已建设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校级教学团队1支“大数据应用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

(2)已建设有广东省一流课程2门:《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与《数据结构与算法》,校级一流重点培育课程1门:《数据库系统原理》。

(3)共编写特色实战类教材6部,其中“大数据技术实战教程”获得校级精品教材和2021年度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优秀教材建设奖”三等奖。

(4)建设有4门校级一师一优课:《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和4门校级思政课《大数据导论》、《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移动终端应用开发》。

5. 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

按照“需求导向、项目驱动、能力递进式培养”的思路,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优化为依托,构建以学生应用能力递进式培养为主线,以“层次性的课程实验教学、系统性的专业综合训练、丰富性的课外专业实践”于一体的“三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将大数据实验教学体系分为3个层次:基础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应用性创新性实验。构建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系如下图2所示。

图2 “三合一”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课程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建设了大数据应用开发实验室,依托实验室建设了大数据实验教学云平台。改变以往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和方法,以项目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内基于该平台进行随时随地登录实验,既节约了软硬件资源,又体现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6.专业特色

(1)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分别建设有以“数据”为中心、以“数据分析与建模”为中心、以“大数据技术应用”为中心的三个特色课程群。

(2)引入CDIO能力培养体系和OBE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省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对同行的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4)围绕专业特色课程群自编了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系列教材。

(5)建设有可以校内访问的核心课程群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站式课程资源服务。

(6)建设有校内大数据应用技术课程群实验实训平台,实现公共平台资源的共享。

(7)建设有多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并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体系,可以保障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8)开设有具有鲜明特色的大数据实验班,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屡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