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校简介

广州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更名为广州软件学院。学校董事长梁冠军先生是美国著名侨领、华人知名实业家、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侨联顾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

学校现有广州和江门两个校区。广州校区坐落在广州中新知识城北延区域的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现有在校生16000多人,教职工约980人。江门校区选址于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毗邻深湛城铁双水站和中阳高速罗坑站。

  • 16000多人

    在校生

  • 980

    教职工

  • 9

    学院

  • 32

    本科专业

  • 5

    学科门类

广州软件学院是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办学理念,倾力打造“IT名校”办学品牌,设有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数字传媒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与通识教育学院9个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器人工程与人工智能为教育部今年公布新增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整体呈现工学(信息数智类)专业为主体,文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大力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着力提高育人质量。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特色在IT,优势在软件”“双创引领,专创融合”“侨领榜样,情怀育人”“以美育人,涵养气质”的四大办学特色,现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普通高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

  • 3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1个

    省级普通高校工程技术中心

  • 1个

    省级协同育人中心

  • 1个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 3个

    省级一流专业

  • 6个

    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依托信息产业,以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重点发展信息数智类专业群,与华为、奇安信、中软国际、中科智城、京东、360等知名企业在信息技术、空间安全、智慧物流等领域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与网易共创游戏产业学院,与百度共建软件工程(AI大模型)专业。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信息和智能技术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面向大湾区更好地发挥服务效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双百工程”、优才计划等措施,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已形成了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0多人。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改善,质量稳步提升,整体素质较高。

面对时代的快速变迁和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明德日新、知行合一”的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内涵建设、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任务,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和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快学校的整体转型与协调发展,提升办学层次,着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建成一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特色的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砥砺奋进。

(2025年6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