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目标:专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区域行业发展需要,面向珠三角地区财务管理领域,紧扣学科前沿,秉持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相互促进原则,着力培育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系统掌握财务管理专业技能以及经济、管理、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知识,具备财务分析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国内外财务管理行业发展的历程、现状、趋势和学科前沿,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认 识财务管理工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掌握一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4)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5) 掌握国内外与财务、投融资和资本运营相关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6)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7)具备独立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8)具备财务分析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
(9)具备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10)具备应用财务智能化技术能力;
(11)具备资本运营管理能力。
2、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财务软件应用、财务会计、证券投资、投资学、财务分析、资产评估、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共享、RPA财务机器人等课程。
3、发展前景:从全国财务管理人才市场供需结构来看,具备战略决策支持能力和智能化财务管理能力、资本运作经验的数智化财务管理人才呈现结构性短缺。在智能财务系统替代基础核算的背景下,具有战略财务规划、资本价值管理和风险智能决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核心需求。尽管基层岗位竞争加剧,但具备财务数字化转型实施能力(如RPA流程设计)或持有相关认证的专才,职业发展空间持续扩大。
4、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基础,精通财务管理、投融资决策、财务智能化等方面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扎实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财务数据处理、财务分析和资本运营管理能力。拥有良好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的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
5、就业去向:各级政府机关及有关部门的财务管理岗位;企业财务管理、投融资管理、资金管理、内部审计等岗位;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审计岗位;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行业的相关岗位;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高校深造学习;个人创业。
6、教师队伍: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 2人,讲师 9人,助教 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为70% ,具有财务管理学、管理学的专业知识背景,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能承担教学任务。该专业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科研,近年来参与专业建设项目,发表大量论文,承担多项课题,取得多项教学成果奖 。
7、学生培养:为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院校注重学生实操能力培养,本专业与中德安联保险集团、高顿教育集团、中山泰坦、凯文灯饰、银林村、番禺税友等企业组织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地,通过金融信息服务与开发实验室、RPA财务机器人实验室、财务共享实验室等财务管理智能化实训设施,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