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屹,教授,广州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高校教龄15年,主讲课程有轻量级框架应用与开发、微服务应用开发、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软件架构与设计、设计模式解析、对象关系映射技术。



张屹

一、教学成果奖展示
















教学视频(请使用IE9以上浏览器观看或chrome浏览器)

1、科研工作情况


2、获奖情况

12019.06主持的《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获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2019.01获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最佳员工”称号;

32019.01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42018.05参与的《联合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IT人才》荣获第八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排名第三(GJ20182119);

52018.01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62017.01被评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教学名师” ;

72016.01主持的《依托协同,面向“两型”,推进“四个融合”,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获2016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82015.09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92014.01获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最佳员工”称号;

102013.08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

112013.01获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最佳员工”称号;

122012.01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132010.06 制作《XML企业应用开发》多媒体课件获广州大学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142010.06制作《企业级JAVA II》多媒体课件获广州大学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15、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软件设计大赛,共获国家级奖项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共获省级奖项1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20174月,本人指导的学生倪志耿申报的“基于同城垂直化配送平台《城运宝》”和学生施晓权申报的“基于移动平台的多重身份识别系统”获2017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即攀登计划)立项为一般项目;20159月,指导学生张仪云团队项目“口袋兼职APP”获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创意组铜奖。20174月,该创业项目“口袋兼职”获得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导下,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二、教学手段开发、应用情况

1、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增加“华为鸿蒙系统开发平台”引入实验教学中;“疫情防控系统”引入课程设计及项目实训中。

2、适应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修订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将新一代软件架构技术及先进开发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增加“微服务架构与设计”“系统容器化的部署与运维”。为解决多个开源软件集成部署困难,通过建立的PAAS实验教学平台、Docker-EE解决学生实验环境的搭建,推动计算机软件专业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3、注重锻炼学生的项目实战能力,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项目并能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主讲课程“轻量级框架应用与开发”以实战项目为载体,根据CDIO教学理念,按照“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讨论归纳”四个步骤来组织课堂教学,精讲教学内容。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为载体,吸收一部分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积极性高的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开展专题学习等。

4、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论实践教学。主讲课程“软件架构与设计”“微服务应用开发”利用主持的教学成果《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运用到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中。根据教学成果中提到的ACID教学法,即:

AAtomicity,原子性,从抽象的概念中提炼出明确的知识点,以及组合相关的知识点形成知识单元,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发现,单一理解抽象概念是对学生来说难于逾越的门槛,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更难接受。相反组合关联知识点形成知识单元有助于学生思维多角度的发散与收敛,将抽象分解成具体与裁剪,碎片化与拼装反而能有利抽象认知的理解与学习。最后根据知识单元构建实际的运用场景即单元实验,更加有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C: Consistency,一致性,明确知识点前后的关联运用,目的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作用、运用场景。帮助学生巩固与掌握。每一章节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构建综合实验单元,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IIsolation,隔离性,针对学生在编码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逻辑错误,代码不熟练等问题,加强针对性强的实验训练,构建针对性实验训练单元,有助于改善或提高学生的编码质量、熟练度。

D: Durability,持久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实战运用及实战训练,构建综合性、设计性的课程设计,有助学生的学以致用及灵活运用能力。

5、全面修改完善课程考核标准,以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为考核最终目标,细化课程的考核环节。考核包括理论笔试、平时表现、课堂课外作业情况、案例分析加分考核、必做实验考核、选做实验加分考核。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加分考核获得优异成绩。其重点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其达成度的评价。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开发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造优化教材附设的教学软件和课件。根据课程性质和类型不同以及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在《软件架构与设计》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细化教学内容的实战性,编制多个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Spring Boot应用开发、Spring Cloud微服务应用开发、Hibernate ORM最佳实践、Spring架构与设计、Spring5技术;利用PAAS实验平台,将开源软件框架集成容器化,解决学生安装软件的困难,有利学生投入精力在编程训练中和系统设计和开发中。

2、在《面向对象设计与编程》《设计模式解析》《对象关系映射技术》教学中,用大量图片和有趣的内容重新组合编制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达到非疲劳的沉浸式学习效果。课件集乐趣、洞察力、技术深度以及实用相结合,代码案例丰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及动手能力的训练。

3、在《轻量级框架应用与开发》教学中,利用软件开发及仿真平台,分解一个完整真实脱敏的项目形成多个实验模块,贯穿在各个实验环节中,利用仿真平台模拟验证学生的实验完成性,每个实验完成后最终开发出一个完整系统。

通过智慧树平台,将课件等电子资源更新后制作成精品共享资源课程教学文件,已在校园局域网内部使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直播答疑,建立开放性、多媒体、立体性教学空间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较为单一、抽象和封闭的教学模式,增进了整个教学系统的效能,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转变。

三、主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著作及自编教材情况

论文(著)题目/教材名称

期刊名称、卷次/出版社

时间

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个性化教育研究

高教学刊

2019.03

程序设计实验的教学模式改革

福建电脑

2019.08

浅谈如何提高独立学院计算机学科本科学生程序设计与编程能力

福建电脑

2018.07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

大学教育

2016.04

项目驱动环境下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体系方案设计

教育与职业(1004-3985)

2013.03

独立学院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1.01

Java核心编程技术(978-7-5611-5767-1)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07

Java核心编程技术实验指导教程(978-7-5611-5839-5)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07

企业级Java编程技术-Servlet&JSP(978-7-5611-7032-8)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06

企业级Java编程技术-Servlet&JSP 实验指导教程(978-7-5611-7793-8)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06

四、教学获奖及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一)教学获奖

“联合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IT人才”荣获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三,20185月。


(二)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教学成果项目是结合国家和广东重点发展的新产业(服务外包产业)及我院IT类专业优势,从目标设定、平台建设、合作模式、成果转化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构建了“ 设定三个目标、融合四方资源和需求、开展四类合作、积累三项转化”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育人工作体系。经过2年方案设计和5年实践检验,先后获得一批省市级平台建设成果,拥有152家企事业协同育人单位,获得多项专项教研教改成果、一批应用型课程转化成果与教学资源转化成果, 出版教材32部,完成应用型IT人才培训16168人次, 向服务外包企业输送6103人,其中获得商务部奖励3521人,培训生离校月薪超出平均值630-800元,培训企业在职员工1915人,在各项专业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52项 、国家级奖项94项, 孵化创业团队93个, 获得各级财政专项资助奖励13项近500万元,获得国家级、省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表彰7项。在省内外同行及产业界中具有较高知名度,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三)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软件工程系系主任,十四年来,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实践和科研水平,一直是工作的重点,并为之不断努力。

带领教研室、软件工程教学团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学团队和大数据应用研究科研团队,指导过50余名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的课程试讲和课堂内容讲授提意见;指导实验技术,修改科研论文。对青年教师严格要求,组织老教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精心指导青年教师。安排教师到外校进修、做访问学者、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到企业实习锻炼,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学队伍。近三年,在指导的教师中,7名已分别于2019年、2020年晋升为副教授。

在课程建设、教书育人、教学竞赛、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重点培养,鼓励教师申报学院千百十工程(共有2名教师为校级“千百十工程骨干教师”项目培养对象)、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连续三届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分别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重点引进华为、阿里、腾讯企业双师型教师。近三年,共引进专职教师22人,其中3人拥有教授职称。鼓励教师在职深造,建设期间共有5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2人已获得博士学位极大地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鼓励、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系内教师外出参加培训进修及各类学术交流会议活动20人次/年)、国内高校进修、做访问学者等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1、优化青年教师队伍的师资结构设置

从三个维度来优化配置和人员培养: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增强专业应用型能力的培养,优化配置和培养“双师型”队伍建设;以“创新强校工程”为平台,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开展多样化适应不同课程的教学改革,优化配置和培养“教学型”队伍建设;以“产学研”为驱动,开展科研带动教学,科研项目转化课程实验或实训任务,优化配置和培养“高职称、高学历”队伍建设。

2、以创新理念和思维模式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教学水平

借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即OBE教育模式进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开展CDIO能力培养体系和OBE工程教育改革相结合,将青年教师队伍分为三个教学组来建设:以“教授”领头的专业课程教学组、以“企业背景骨干教师”领头的应用能力培养教学组、以“企业导师”领头的创新创业教学组。在OBE工程教育实践中,三个教学组相互配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运用“一体化原则”设置课程,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之间的界限,平行设置专业基础课、核心课、选修课,交叉推进理论课和实践课,按照模块化工程设计项目驱动教学,实现软件工程专业教育目标由指向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3、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平台提升青年教师队伍的实战性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校企联合开展项目实训、校企联合申报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提供教师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孵化基地等平台极大提高青年教师队伍技术实战能力,推动整个青年教师队伍专业实践教学水平逐步提升。

4、发挥带头人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带领青年教师队伍积极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断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积极申报院级、省级教科研项目;主动承担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并带领青年教师成功申报多项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项目,从而提升整个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

近三年,软件工程系教师发表科研及教改论文96篇,共有45项省级、校级教研、科研项目立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30项,极大的提升了青年教师培养水平,改善了软件工程系师资队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