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事启动:聚焦教学能力,夯实育人根基
2025年4月29日下午2点,广州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2025年教学基本功竞赛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竞赛汇聚了马院的教学骨干力量,丁邦友院长、付水英副院长以及全体马院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教学交流与提升的重要时刻。竞赛由刘振源老师主持,旨在通过教学展示与专家指导,锤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
二、精彩呈现:青年教师同台竞逐展风采
本次竞赛共有五位青年教师参赛,评委由丁邦友院长、付水英副院长等五位担任。主持人刘振源老师首先介绍比赛规则及评审标准,随后五位参赛选手依次登台,围绕各自课程主题展开教学展示。
金莎琪老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为题,结合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内容,系统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蓝秋瑶老师围绕《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深入浅出地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概念,理论底蕴深厚;
董丽老师以“红船映初心,精神永流传”为主题,通过张桂梅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红船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李宜申老师聚焦《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课堂氛围活跃;
陈子怡老师以黑格尔“秃头理论”为切入点,讲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新颖独特。
五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紧扣课程目标,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温度,充分展现了青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与创新活力。
三、专家点评:既肯定亮点,亦指明方向
赛后,两位专家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细致点评。
吴小强教授高度评价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称其表现“不仅展现个人风采,更体现学院教学实力”。他特别指出,教师需避免陷入“政治口号宣读”或“教材复读”的误区,应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丰富教学内涵,并鼓励参赛教师“不止步于今日”,以更高标准追求卓越。
刘海鸥教授则从教学方法与创新角度提出建议:一是注重普通话规范性与教学对象的针对性,做到“眼里有学生”;二是强化课堂互动的有效性,问题设计需具有代表性,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三是强调教学手段的创新性,在校级、省级比赛中需运用新颖技术或案例,提升展示吸引力。他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教学潜力,并提出了四条具体改进路径,助力思政课提质增效。
四、院长总结:以赛促建,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丁邦友院长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本次活动的意义。他对参赛教师、评委及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指出此类教学竞赛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他强调,思政课教学应超越“知识灌输”,注重情感共鸣与思想引领,鼓励教师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同时,他也表达因名额限制未能让更多教师参与展示的遗憾,并呼吁全体教师持续精进教学能力,以专业化、创新化的教学内容提升育人实效。
五、结果揭晓:表彰先进,激励全员奋进
分管教学的付水英副院长宣布本次竞赛结果。经严格评审,李宜申老师荣获第一名,陈子怡老师、蓝秋瑶老师分获第二、第三名,金莎琪老师、董丽老师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名。付副院长对参赛选手、评委及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诚挚感谢,并指出此次比赛为全院教师提供了互学互鉴的机会,为后续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力。
六、结语:砥砺前行,共绘思政育人新篇章
本次教学基本功竞赛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检验,更是全院教师共同提升、互学共进的契机。未来,广州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赛促教、以研促学”的理念,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撰写:曾尧冰
图片:陈俊荣
初审:刘振源
复审:付水英
终审:丁邦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