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程教学实效,2025年4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组织召开了本学期首次教科研主题分享会。本次分享会由刘海鸥教授主讲,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视频案例在‘纲要’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刘海鸥教授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系统阐释了视频案例融入课堂的三重价值:其一,通过动态影像突破时空局限,生动再现历史场景;其二,依托珍贵影像史料弥补文字材料不足,增强历史解释的说服力;其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分享会上,刘教授现场演示了“五四运动”、“辛亥革命”等典型案例,重点解析了素材遴选的三大准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严格考证影像的历史真实性、优先采用技术修复后的高清资源。针对教学实操,刘教授特别强调三项实施要点:一次课视频时长宜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视频喧宾夺主,符合学校要求;需配合画外解说深化理论引导,防止娱乐化倾向;应设计阶梯式问题链,通过“观看前设问-播放中提示-结束后研讨”的三段式教学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教研室主任陈婞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价值,为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她强调教学案例开发需紧扣“两性一度”标准,既要保证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也要注重形式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本次教研室教研活动,通过理论解析、案例示范、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提升“纲要”课程教学效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经验,得到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