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9日至30日,第六届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工商学院花都校区隆重召开。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建华,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处处长倪熙、全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究会会长孙迎光、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张耀荣,广州工商学院和广东财经大学在内的全国78所民办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专家以及资深教师共计200余人参会。我校思政部付水英主任和谢丽霞副主任参加了此次大会。


研讨会现场

思政部两位主任参会现场
在大会的开幕致辞中,朱建华介绍了近年来广东省在推动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他希望进一步加强省际以及省内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为提升民办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出谋划策,并为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工商学院的党委书记张振超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在广东省教育厅领导下取得的成果,强调学校深入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打造大格局、筑牢大阵地、凝聚大合力、锻造大先生,深化“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形成“五力共振·四一协同”模式,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他表示学校将虚心学习,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邀请了两位全国思政名家作主旨报告。第一场由北京科技大学冯刚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报告,第二场由华南师范大学陈金龙教授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两位专家针对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聚焦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冯刚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报告

陈金龙教授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的报告
在大会经验交流环节,广州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辉,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功名,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帆等分享了他们在思政课建设和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全国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研究会会长孙迎光教授以《思政课的弘道与明理》为主题作总结发言。他提议各高校马院要不断实现内涵提升,加强以科研促教学,击破教学的痛点,从“大思政课”建设发展为“强思政课”建设,为民办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经验交流会现场
在30日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论坛上,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池英才”特聘教授薛广洲作题为《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的原则与意义》的主题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汪世锦作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的选题与写作》的主题讲座。两个讲座全面拓展提升了与会成员的学术视野和学科素养。

薛广洲教授作《正确理解“两个结合”的原则与意义》主题讲座

汪世锦教授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的选题与写作》主题讲座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新时代党员讲习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辉名师工作室等思政场所。

与会代表参观现场
实践体验教学环节,与会代表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威远炮台、海战博物馆等地,在“中国近代史开篇地”感受百年前的家国情怀和浩然正气,探寻“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改进思政课教学质量的路径方法。

实践体验教学现场
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发言精彩纷呈,会议内容务实有效。与会代表们就制度机制、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了思想交流和经验分享,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和学科建设的规律。这次研讨会对新时代民办高校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办好思政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会嘉宾合影
撰稿:付水英(部分文字内容由广州工商学院马院提供)
图片来源:广州工商学院提供
初审:何 强
终审:付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