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科研

学术讲座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研科研 > 学术讲座 > 正文

磨课公开课:点亮思政教育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4-10-12 浏览量:

为积极探索创新思政教育新路径,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思政部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24—2025 学年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升行动的通知》,认真贯彻落实广州软件学院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磨课计划(2024.08——2025.07)》工作安排,于2024年10月10日在教学楼 C203 开展思政课磨课公开课活动。本次公开课由德法教研室张结平老师主讲,BXK 班级全体学生、无授课任务教师参加。

一、精彩课堂,思想碰撞。

本次公开课课程围绕“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生观问题”展开,内容丰富且深刻。张老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关哲学命题。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互动频繁,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张老师巧妙地运用理论探讨、互动安排及引用名著支持观点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例如,在探讨“人的本质”问题时,张老师引用马克思经典论述,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人的社会性本质。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二、评课反馈,共同成长。

公开课结束后,与会教师积极给予张结平老师课程反馈,并提出宝贵教学建议。评课反馈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情况、教师授课深度、控场能力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大家认为,张老师的授课深度适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控场能力较强,课堂秩序井然;教学环境良好。同时,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有助于张老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成长,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经验分享,智慧碰撞。

除评课反馈,与会教师还分享在智慧树网络平台应用中的问题与经验,并积极探讨解决方案。针对课程内容,与会教师积极探讨如何以学生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以及通过比较不同文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来丰富课程内容。针对如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多元性问题,与会教师积极探讨未来教学活动安排和教研室间的合作,并强调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和自我反思过程的重要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掌握更加丰富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大家表示,磨课公开课活动不仅展示教师的教学风采,也为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创新,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下一步,思政部将以磨课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

撰稿:曾尧冰

图片:曾尧冰

初审:何 强

终审:付水英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广从南路548号

    电话:020-87818918     传真:87818020

    邮编:510990

Copyright © 2014 sise. 广州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