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微专业
微专业是学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围绕某个特定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为积极响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时代诉求,我校立足行业需求与就业导向,创新开设“技术+艺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声光技术微专业,深化产教协同,着力培养具备实践应用能力、跨学科思维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开课基本信息
1. 学制:一年
2. 开课学期:每年秋季(9月)开始-次年春季(7月)结束
3. 授课地点:声光影视产业学院(拟定为原礼堂2,具体依照课表显示为准)。
4. 学分:10学分(使用选修课学分)
5. 班制:计划招收一个班,每班50-100人,先报先得。教学管理按照我校相关规定实施。
6. 教学实践环节:小班教学,产教融合理论、专业与创业融合教育教学、实际项目教学。
7. 完成微专业修读且获得合格证书的学生,将获推荐至声光影视行业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具体就业安排遵循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原则)。
三、报名(*重要必读)
1. 招生对象: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22级、2023级学生(含专升本一年级),全校选修。
2. 报名方式:请各位学生扫描下列二维码进行报名,并在选课期间,自主进入选课系统进行选课。为保障教学质量,请确保两门课程都可以选上再报名。
3. 请务必在课表中自行预留出相应时间。若出现无法自行选课的情况,请在选课结束前扫码填写报名表提出申请,审核后统一导入课程。(报名表内含答疑群)
四、“智能声光技术”微专业介绍
(一) 简介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灯光音响及演艺设备产品的重要制造基地,70%以上的企业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其产值约占行业总产值的80%,行业就业人员需求量大。
本课程体系以我国声光影视行业的人才需求和缺口为导向,致力于培养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声光影视行业涵盖音响、视频、灯光、舞台机械与建筑声学等五大学科,其核心业务包括产品与设备设计、生产、销售、系统集成,各类演出现场的光影视效果调控,以及文旅夜游项目设计与实施等。
活动案例图
基于我校专业设置与声光影视行业发展趋势,本微专业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实施敏捷人才培养,开设五门核心课程:数字网络声频系统工程、数字网络灯光系统工程、沉浸3D声光影视系统工程、建筑声学与测量技术、声光影视工程管理,共计10学分,180学时。通过采用“理论+实验+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本课程主要面向我校工学相关专业的本科2022、2023级学生(含专升本一年级),尤其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数字媒体等专业的学生。凡对声光技术有浓厚兴趣,及希望提升相关就业能力的学生均可报名。
(二) 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简介 |
1 | 数字网络声频系统工程 | 声频设备的基本原理、声频系统的结构组成、声频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系统工程设计、研究、测试与调试的方法。 |
2 | 数字网络灯光系统工程 | 艺术灯光设备的基本原理、灯光系统的结构组成、灯光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系统工程设计、研究、测试与调试的方法。 |
3 | 沉浸3D声光影视系统工程 | 沉浸互动3D光影设备的基本原理、系统的结构组成、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法,系统工程设计、研究、测试与调试的方法。 |
4 | 建筑声学与测量技术 | 建筑声学材料结构原理及应用,吸声、隔声、隔振原理及采取措施,各类厅堂建筑声学系统设计,软件应用及建模。建声、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系统指标测量技术。 |
5 | 声光影视工程管理 | 国家招投标政策, 声光影视系统工程招投标文件设计与制作技术、投标与评标技术,工程管理,施工安全。 |
(三)课程设置、学分与时间分配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授课学期 | 任课教师 |
|
IS3001 | 数字网络声频系统工程 | 3 | 54 | 1 | 彭妙颜 叶煜晖 梁静华 |
IS3002 | 数字网络灯光系统工程 | 2 | 36 | 1 | 彭妙颜 叶煜晖 梁静华 |
IS3003 | 沉浸3D声光影视系统工程 | 2 | 36 | 2 | 彭妙颜 叶煜晖 梁静华 |
IS3004 | 建筑声学与测量技术 | 2 | 36 | 2 | 王嘉俊 叶煜晖 彭妙颜 |
IS3005 | 声光影视工程管理 | 1 | 18 | 2 | 彭妙颜 曾德良 刘重阳 |
| 总计 | 10 | 180 |
|
|
(四)培养目标
1. 掌握声光影视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现代声频、视频、灯光系统及设备的结构及原理,适应声光影视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要求。
2. 掌握各类大剧院、剧场、多功能厅、电台电视台的演播室、录音室等各类智能化会议厅、演出场馆的数字网络声频、视频、灯光、集控和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调控的能力。
3. 掌握电台电视台的演播室、录音室及各类厅堂的建筑声学设计、组织施工和测试的能力。
4. 能运用现代声频、视频设备进行前、后期和室内外的影音摄录制作。
5. 掌握调音、调光技术,能胜任大剧院及各类文旅夜游项目的调控技术。
五、 师资介绍
1. 专业负责人
彭妙颜,现任广州软件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特聘教授、广东省声像灯光科技促进会会长,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智能照明、艺术照明、文旅夜游光影视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重大奖项,拥有4项发明专利及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智能照明与艺术照明系统工程》等学术专著十余部,参与制定《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化发展;主导数百项国家级光影视工程设计,涵盖大型实景演出、文旅夜游、光影音乐节、VR/AR沉浸式声光影视演艺等重大项目,曾获央视媒体采访专题报道。同时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行业创新,培养大批技术人才,获评“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广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2. 行业、企业、高校师资
刘重阳 广东中南声像灯光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曾德良 广东省声像灯光科技促进会秘书长
甘俊英 广州软件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授
叶煜晖 广东中南声像灯光设计研究院检测所所长
罗林 广州软件学院数字传媒学院教授
王嘉俊 广东中南声像灯光设计研究院声学所所长
梁静华 广东中南声像灯光设计研究院学术交流部主任、产学研基地主任
六、 线上说明会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该微专业,产业学院将于5月22日(周四)下午14:30-15:30组织“智能声光技术”微专业线上说明会,届时会详细介绍微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等内容,并特别邀请微专业课程负责人彭妙颜教授为大家答疑解惑。参会学生请按时签到,便于提供加分证明。

七、 微专业证书
学生根据个人意愿用选修课学分修读微专业的课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读完成相应课程且考核合格者,获得微专业证书。
学生按照微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修读完成所有课程,考核合格,报产业学院、教务处审定,由我校及广东省声像灯光科技促进会联合颁发微专业修读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