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广州软件学院再添国家级新名片

作者:创新创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2-09-176    点击数量:

近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经广东省教育厅规划、高校自主申报、省教育厅公示推荐、教育部审核,广州软件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此次广东省共有6所高校入选,分别是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软件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这是我校继2020年成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后又一次获得国家级荣誉。至此,我校正式进入“双国家级荣誉”时代

喜报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名单公布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依托学校IT专业特色优势,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培养模式、丰富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营造浓厚氛围等系列举措持续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强化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将新文科与新工科建设深度结合,形成了课堂教学为核心、创新训练为支撑、项目竞赛为抓手、孵化平台为载体,根植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2016年4月

我校召开创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筹备工作协调会。此次会议主要传达了相关文件精神,公布了《创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小组,并明确了具体的分工安排及工作部署。

2016年11月

广东省教育厅遴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专家组莅临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校常务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迟云平向专家组汇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情况。

汇报会现场

2016年12月

经过高校申报、专家网评和会评、专家实地考察、会议终审及公示无异议等程序,我校成功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2020年12月

我校经过网上评审、实地考察、专家投票表决等程序,再度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20年~2023年)”,这是省教育厅对我校双创工作的高度认可。

强化顶层设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学校通过创新组织体制机制,开展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建设及运作,赋能数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出基于专创融合与产教融合双融合模式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为开展新工科与新文科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项目经验,进一步开拓了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新实践模式。

完善服务机制

学校形成校内整合、校外辐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N+5的组织架构

基地校内使用总面积2470.9平方米,开展全校性孵化式双创教育,具备完善的“创业、金融、商务、技术、市场、媒体”等全方位的“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孵化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角度全方面支持服务,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2020届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集体”。

基地凭借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开展创新创业金课体系开发与运作,同时借助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优质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数字贸易服务特色双创协同育人样板案例。基地也是科技金融工作站、港澳台青年双创基地、院校就业创业e站,具备跨职能领域获取政策支持资源的能力。

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广州市科技金融工作站 广州市科技金融工作站

广州市从化区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广州市院校就业创业e站

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软件及信创产业的需求,开展了多种产教融合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

01构建“两融四合”体系

基地围绕紧贴能力养成过程和紧靠创新创业实践行为两个目标,从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认知素养等三个层面出发,健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两融四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02健全两创课程体系

学校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升级迭代,双创通识基础课程群—专创融合课程群—科创实践课程群—双创管理实战课程群逐阶递进,形成双创教育课程三融、四创、四阶段生态体系。参与学习《创业基础》省级示范课的在校生已经达到100%覆盖。

《创业基础》入选2022年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与2021年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

03获得丰富双创成果

基地依托创新创业学院积极开展创业讲座、论坛、沙龙、路演等线上线下活动,宣传创业政策,普及创业知识,训练创业技能。创业学子及在校生累计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教育活动4000余人,累计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上千场

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

基地启动“温室计划”“孵化计划”“破壳计划”“展翅计划”以及“飞翔计划”等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分类扶持,累计培育13期创业团队共计创业项目510个,已成功举办七期SYB创业精英培训班,共有333名优秀学员顺利结业并从事相关创业实践工作。

近年来,学校培养孵化的创新创业团队整体吸引投资近2亿元,在硬科技赛道,特别是区块链赛道、智能硬件赛道以及数字经济与数字创意赛道,涌现了“90后”“95后”及“00后”余佳文、张议云、李清霞等双创明星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群体。

超级课程表

余佳文

口袋兼职

张议云

温度别墅

林展琴

桃园三章

张奋

桃园三章

张懿

随充

李夏炜

其石科技

戚乃业

同舟无人船

赖俊委

采优园

李清霞

MPai

魏陆炀

精为科技

雷振

安昇科技

李佳奋

创业明星风采

“十三五”期间,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总计558项,省级奖项总计601项,远远高于广东省同类院校水平。

广州软件学院历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竞赛榜单情况表

2017-2021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竞赛排行 全国第13名 广东省第2名

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 全国第62名 广东省第6名

在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累计荣获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铜奖1项,广东省分赛银奖9项和铜奖7项,累计获得省分赛高教主赛道优秀组织奖6项。

颁奖现场

获奖证书

未来规划

我校将以此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基地内涵建设。

根据区域软件及信创产业发展需要,特别是聚焦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需求,在服务面向上,继续拓展基地“1+N+X”组织建设,实现从服务单一高校学生向服务区域高校学生转化。

孵化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方面,联合区域高校创新创业学院成立虚拟双创基地,建设虚拟双创教研室、工作室,开展赋能区域高校双创师资培养提升工程。

保障措施方面,继续加强双创教育制度建设,专注双创人才链建设,落实合作企业创新主体责任,拓展区域头部企业开展双创实践基地建设。

01聚焦教育规划

“十四五”期间持续打造创新创业金课、示范课等课程体系,开设敏捷产教融合微专业课程等,推动产教融合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落地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内涵质量。深度实践专创、产教双融合机制创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不断加强成果导向,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重视双创教育平台建设,促进大学科技园持续发展。

微专业课程

02提供双创训练

基地瞄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领域,对接区域产业数字化进程需要,牵头成立区域高校创新人才联盟、区域软件信创产业联盟。通过定义数字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将区域高校IT及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围绕区域“十四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创新创业实践导向的产教融合深度链接。

立足“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将高校创新创业大学生与乡村深度联结,持续开展“数智乡村”行动,以解决三农数字鸿沟问题为目标,同时实现数字化助农增收。

03开展双创活动

聚焦细分产业发展需要,跟踪产业发展前沿,开展形式更多样、内涵更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整体绩效目标基础上实现逐年质量提升。

04促进项目孵化

基地将根据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和湾区产业布局,精准施策,在企业成长培育、政策指导、资金申请等领域保持良性递增

校内基地将以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作为工作抓手,助力打造先进的软件与信创产业孵化生态的大学科技园,保持以孵化落地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