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要闻

学生处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处要闻 > 正文

“专业,分享,成长“——记心理工作室之辅导员俱乐部第一期沙龙(图文)

发布日期:2019-12-19 作者:[db:发布人] 来源:学生处 浏览量:

本网讯 12月18日,梁燕玲心理工作室与辅导员职业发展工作室联合举办以“专业.分享.成长” 为主题的辅导员俱乐部第一期沙龙活动。心理工作室全体成员及部分对心理专业感兴趣的辅导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心理老师及学生工作队伍教师的心理危机识别意识,提高心理咨询技能,在活动中促进彼此间的工作交流。

沙龙现场

伴随着曼妙的音乐,本次沙龙在一片轻松的氛围下拉开帷幕。首先,参加省心理工作区域中心组织的心理危机培训的老师分享了学习心得。精神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童年时期的创伤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力。创伤发生的时间越早,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危害越大,快速眼动脱敏治疗技术(简称EMRI)可以处理童年创伤,参加培训的老师对此技术在现场做了示范。参加培训的学员分享认为,个体有些极端危机行为也许与童年创伤有着很大的关系,找到极端行为背后的动力学意义可以更好的识别危机事件。

参加心理危机干预培训的老师分享心得

其次,参加艺术治疗的老师分享了学习心得。艺术之于我们,即是感受的旅程,感知除生灵之外的静物,融入其中,仿佛由静至动的鲜活起来,于是乎,世间的万物皆有生命。水的律动,风的呼吸,四季的交替都是艺术,都可触碰。艺术治疗是近年来灾难和创伤心理干预中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而且应用不再局限于最初的精神科医院,综合性医院、学校、为特殊人群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敬老院、监狱、心理机构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都开始运用艺术治疗为人们服务。学习艺术心理治疗能维护个人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平衡。以艺术创作为治疗方法,能缓和情绪,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可提高人的洞察力,净化情绪。

艺术心理疗法体验现场

最后,本次活动在大家热烈讨论和积极参与体验中划下了句号。通过此次沙龙活动,老师们对心理危机事件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学到了更多心理咨询的实用技能。期待梁燕玲心理工作室之“辅导员俱乐部”日后开展更多主题丰富的沙龙活动,美食与专业的相遇,能给我们每个参与沙龙活动的人带来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自我疗愈。

(供稿:学生处心理中心 陈义杰 审核:学生处心理中心 梁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