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院发展型资助模式,于5月11-12日和18-19日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广大华软“木棉”育人工程之强能训练营。强能训练营围绕个人规划、公众礼仪、公众表达等方面进行授课,希望能提升受助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处李文娟副处长讲话
5月11-12日,训练营邀请到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导师林劲斌为同学们讲授个人规划以及如何销售自己等方面的内容。林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并通过风趣幽默的形式为同学们讲解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让同学们更迫切地认识到个人规划的重要性。随后通过绘制个人成长生命线和个人商业模式,更直观地意识到个人发展的危机感。林老师还让同学们利用课后时间,通过互联网了解个人发展途径的可能性并制作个人求职简历,提前感受社会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

训练营课程现场(5.11-12)
5月18-19日,训练营更是邀请到EMBA理学硕士、ATS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郭勇志特聘讲师为同学们开展两天两夜的公众表达能力培训课程。
郭老师首先通过特别的开场方式,从同学们签到那一刻就开始了课堂的内容,需要同学们记住签到时的序号,并统一进入课室寻找属于自己的名片,让同学们告别对传统课堂的理解,大大地调动起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课程现场
随后,郭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游戏,让同学们大声喊出“我们是华软的精英”等口号,激发同学们内心层次的“狼性”。
通过两两配对的方式,让同学们互相介绍优缺点,被介绍的同学还需要配合地表演,让原本羞涩的同学们都变得更加活跃、积极,通过一一的互相介绍,也让同学们更加的自信,更好的融入训练营团队中。

互相介绍环节
在课程中,郭老师利用DISC个人行为模式分析量表以及外在表向分析量表,让同学们了解到个人的行为模式以及性格特点。然后,还通过“别碰我”互动游戏,让同学们跨出舒适区,锻炼个人沟通能力。

郭老师指导完成测试
19日,郭老师通过“怎么说话的?”模拟企业采购大型互动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更好地表达、沟通和执行;并通过现场即兴辩论,让同学围绕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开展自由辩论,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强能训练营的课程考核于19日下午14:00-17:30开展,每一名训练营的同学们均需要进行2分钟的个人创意演说,训练营特聘讲师郭老师以及学生处钟老师担任本次训练营的考核官,对同学们的课程考核进行评分。

课程考核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四天的训练营成长了许多,个人的规划更加明确,知道需要在大学期间积累哪些方面的能力;通过训练营的互动游戏,也不断地扩大了自身的舒适区,提升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四天的学习,在人际交往、沟通表达等公众表达能力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处资助中心也会持续对同学们进行课后跟进,不定期开展较有针对性的咨询活动,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持续成长。

合照
(供稿:学生处资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