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学风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学风建设 > 正文

【迎评估,促学风】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学风建设行动纪实

发布日期:2025-04-0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四维协同育英才

踔厉奋发谱新篇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

前言

2024年,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原软件工程系、计算机系)有序落实、稳步推进学校学风建设工作方案,围绕开展“青春践行党的二十大、弘扬优良学风、争当有为青年”的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在抓学风、正学风、树学风等方面取得一定实效,通过“机制保障、文化浸润、实践赋能、就业引航”四大维度协同发力,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域覆盖的优良学风生态。

一建章立制,构建学风“四梁八柱”框架

2024年,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高位统筹,构建“院-班-生”三级协同机制,以制度创新夯实学风建设根基。学院制定《2024年学风建设方案》,全年召开学风建设专题会议9次,建立“早读巡查—课堂督导—家校联动”闭环管理体系,学生旷课率(10.55%)、作弊率(0.11%)均低于全校均值。

2024年学风建设方案

领导班子全年开展学风研讨12次,根据四代战斗机案针对不同年级实施“阶梯式”培养计划:

“阶梯式”培养计划



大一






以职业规划讲座、早读出勤率99%筑牢基础;

大二、大三






以“教师党员讲师团”引领学科竞赛,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达128项;

大四






推行“一生一策一导师”精准就业帮扶,访企拓岗31家,提供岗位300余个。

校企协同学院全年新增校企合作单位12家(如百度、亚信等),共建“AI大模型创新班”“鸿蒙实验班”等特色项目,开展技术交流会、实习实训30余场,覆盖学生3000余人次。

二文化浸润,打通学风“四八达”

(一)思想铸魂,榜样力量润成长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全年举办“追光前行·我与榜样共成长”等4场优秀学子宣讲会,邀请考研上岸学子、国奖获得者分享经验,“十佳大学生”彭思远、“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陈茂民、林桔湘、陈少强等现身说法,点燃学生奋斗热情,覆盖学生2000余人次;

学院举办多次五四主题升旗仪式、红色主题教育、“畅游书海 阅见未来”等活动,深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

(二)精细管理,奖惩并举正学风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印发《早读管理办法》,大一新生早读出勤率达98.7%,学风纪律全校标杆;对旷课严重学生实行三级预警机制:院系-学生-家长,家校联动帮扶后进生,强化学风警示教育;

第五届星级班级创建立项共55个班级,共有9个四星级班级,5个五星级班级,以正向激励促行为规范。

(三)校园文化,活动赋能育人才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举办“广软好声音”“校园达人秀”,参与学生超3000人次;获“校园文化艺术节最具影响力活动奖”“最受欢迎活动”,以合唱比赛、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凝聚集体精神;

打造“畅游书海 阅见未来”读书活动,借阅量同比增长25%,文化育人成效显著。

实践赋能,搭建学风“四平八稳”平台三

三实践赋能,搭建学风“四平八稳”平台

(一)竞赛赋能,实践育人结硕果

“3S”科研训练计划立项18个项目,60名学生参与,发表专利6项;第十五届蓝桥杯大赛获省赛一等奖11人、二等奖30人、三等奖97人,国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优秀奖6人;“挑战杯”校内立项17项,逾百名学生投身科创竞赛。



(二)专业培养,特色项目有成效

与百度共建“AI大模型创新班”,引入企业导师开展鸿蒙技术培训;学院获蓝桥杯全国优胜学校奖,累计斩获省级以上奖项600余项;组织项目实训2000余人次,孵化“顶呱呱服务队”等2024年“榜样100”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3个。

四就业领航,掌舵学风“四面八方”航向

(一)升学就业,量质齐升

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考研录取15人,毕业生入伍10人;增强校企联动,开展2024广州软件学院-中科智城科产教融合基地第2期实习生培训营,凯泽利及亚信有限责任公司录用学生33人。

学院领导多次召开毕业生工作会议,采用“一生一策一导师”的就业结对帮扶,访企拓岗31家,举办20余场企业专场宣讲招聘会,发布岗位300余个,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二)教风引领学风优化

学院王继红老师、侯燕老师获评“我最喜爱的老师”,陈诗欣老师、李祎老师获评“我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组建教师党员讲师团,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引领、专业讲座、组织专业比赛交流分享会。

学院共开展“AI时代如何提高就业竞争力”“ICT 产业发展趋势和鸿蒙大赛”“鸿蒙技术应用科普”“考研/考公专场指导讲座”等讲座40余场,覆盖师生5000人次。

锚定育人目标,创新驱动再升级

五锚定育人目标,创新驱动再升级

针对“学习功利化”“生涯规划模糊”等痛点,学院将推出三大举措:



  深化“思政+学风”融合


广泛开展主题教育、理论宣讲、优秀班集体、先进党支部创建等各类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和互动,搭建学习资源库,发布理想信念教育相关内容,如优秀党员事迹、学风建设成果等,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02

  强化学科竞赛生态


组建“竞赛导师库”,建立健全学科竞赛运行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组建专业性、竞赛型协会,积极践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赛教融合理念,推动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营造优良学风氛围。



  优化动态管理机制


完善“家校-教师-企业”三方协同预警系统,对学风问题早发现、早干预。

2025年,软件与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以“四维协同”为引擎,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书写学风建设新篇章,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易班学生工作站新媒体组  张嘉丽、陈国姿

初审:学生处 黄义晶

复审:学生处 闫新利、陈婷婷

终审:学生处 陈石宇











文化浸润,打通学风“四通八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