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学风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学风建设 > 正文

【迎评估,促学风】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学风建设行动纪实 广州软件学院学生处 2025年04月11日 16:00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前言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激发学生学习、创新活力,2024年,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原电子系)以“三全育人”与“十大育人体系”为导向,围绕“思政学风同建设,德才素养共提升”的核心育人理念,系统构建“思想铸魂、制度固本、多维赋能、标杆引领”四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学院通过实施系列创新举措,在思想引领、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示范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生态。


一、思想铸魂:

铸牢学风建设精神根基

     
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灵魂工程,构建"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体系,实现价值塑造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01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点亮前行灯塔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创新打造“启航三部曲”入学教育:一是院长主任"专业导航"第一课揭示学科前沿;二是书记第一课解读时代使命;三是校友"成长故事"传承奋斗精神。同时,成立专业介绍小组,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提高了新生专业认同度。

主任第一课

书记第一课

校友“成长故事”

面向新生开展“入学第一课”

开展专业教育系列讲座

02推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培养自律品格

实施"考勤行动"学风建设专项,建立"1234"管理模式:每日1次早自习督导、2类考勤公示、3维学习监管体系、44看”工作机制。针对大一新生早自习严格实施“手机入袋”和“专属座位”,并执行学院领导、辅导员、学习导师三维巡课监管;通过学院公众号进行早自习考勤“一周一公示”和课程考勤“一月一通报”。在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和严格执行下,2024级早读出勤率达99.7%,相比上半年增长近11%;英语四六级通过人数达196人。

开展考勤系列工作

03强化考风考纪宣传教育

弘扬诚信之风

积极开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诚信教育签名、诚信考试宣誓等活动,通过海报张贴和微信推文等渠道大力宣传诚信考试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营造出“诚信光荣,作弊可耻”的考试氛围。其中,2024年学院考试作弊人数从去年15人次降低到7人次,考风考纪建设行动成效显著。

开展诚信考试系列工作

二、制度固本:

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01 加强课堂行为规范管理

打造有序课堂

为营造有序、高效的学习环境,制定《电子系巡课、听课制度》《课堂无手机制度》《电子系教学督导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课堂行为规范管理。

1)规范课堂管理制度

建立"固定座位+智能考勤"管理系统,制定以任课教师为主、辅导员为辅的课堂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课堂考勤制度,前期在课堂试点进行考勤改革,成效显著,后面向全院推广,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采取严肃的处理措施,强化纪律意识。

2)强化课堂巡视督导


实行辅导员、学习导师巡课制度,对课堂纪律、学生出勤、教学质量进行监督管理,保障学生在课堂上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按时参加课程,降低缺勤率,提高学习参与度。巡课老师每周汇报巡课情况,2024年巡课次数为108人次。

巡视工作系列开展

02 开展学习成效提升治理

助力学生进步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严格落实《本科生学业预警实施办法》。通过学业分析,建立学业预警档案并发放预警通知书加强“双导师制”谈话建立“一对一”帮扶小组2024我院学生成绩不及格人数为200,不及格率为10.7%相较202331.7%有了大幅度下降

助力学业工作开展


03 健全学习帮助支持体系

营造良好风尚


学院持续完善学业帮扶机制,创新打造"互助共学-同辈帮扶"品牌项目,组织67名待补考学生开展针对性辅导,最终64人通过考核,通过率达95.5%。充分发挥专业社团育人效能,整合电子协会、嵌入式协会资源,全年开展课外技能培训32场,覆盖学生超750人次。同步推进党建与学业深度融合,学院学生党支部深化"学业启航计划",针对2024级新生开展专业认知专项辅导。通过"朋辈互助+社团引领+党建赋能"三维联动,形成分层分类、精准高效的学业支持体系。

学习帮扶系列工作开展


.多维赋能:

激活学生动力引擎
     
打造"校企社"协同育人平台,形成"教学-科研-竞赛-实践"良性循环体系。

01 联合校企平台

促进专业实践与赛事孵化


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搭建校企交流平台。邀请“挑战杯”赛事指导专家钟之静博士开展《挑战杯深度解读与备赛法宝》;联合太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3场,覆盖学生328人;还联合了粤嵌、美的等10家公司进校园开展培训与宣讲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开展讲座培训


02激发创新活力

组织学术竞赛提质活动

构建“三阶金字塔”竞赛培养模式,开展阶段式赛事发展规划。积极申报“科技学术节”“社团缤纷月”等活动,精心组织开展阶梯式专业竞赛,参赛人数达472人。2024年获国家级奖项10省级奖项32,获奖约280人次,总获奖数量相较去年增加了9项。营造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的浓厚学术氛围。


学术竞赛系列工作开展

03 孵化科创项目

打造百千万工程融合新模式

组建"科技助农先锋队",将学生科创成果应用于乡村振兴实践。由两个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组建突击队,分别到梅州平远、广州从化的田间地头、茂密森林中检验成效。两个项目团队事迹被光明日报、南方+”、大学生网报、大学生云报、客家平远、平远青年、从化青年等多个校内外媒体报道。

04 整合多方资源

实施全程化学风建设计划

推进全程化学风建设,以学业提升作为学生发展基石。分年级制定差异化学业指导方案,针对各阶段学生特点提供精准支持,系统提升学业成绩与自主学习能力。


阶段人才培养流程


.标杆引领:

塑造学风建设示范矩阵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领学风建设,构建"个体-团队"二级示范体系,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生态。育人方面打造“榜样引领”工程,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人、“广软十佳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获得者2人;开展优秀学子宣讲会5场,覆盖529人;优秀学子VLOG网络阅读量达7000+,点赞量200+。班级实施“一班一星”星级班级工程,评选为学校五星级班级1个、学院四星级班级5个;开展优秀学风班级分享会1场,覆盖全体新生。

优秀学子宣传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将继续秉持育人、育才初心,以迎评促建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的电子信息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学生处 周柳君

初审:学生处 黄义晶

复审:学生处 闫新利、陈婷婷

终审:学生处 陈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