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构建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群和专业实训中心
l 项目驱动型的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已建成包括华为公有云、ICT网络学院、综合布线、网络基础与协议分析、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工程系统集成、网络多媒体与无线应用、Linux负载均衡和集群技术、虚拟化与云计算实验数据中心、Cisco网络实训中心、网络多媒体实训基地、信息系统集成实训基地等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群和专业实训中心,为学院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构建特色鲜明的特训班和专业创新实验班
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遵守“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学以启智”的基本原则,创建以项目驱动的专业特色特训班,通过实训锻炼和职业指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文档标准化和编码规范化等方面的开发习惯和意识,学生实训结束后至少具备相当一年以上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
目前已经开展的特色特训班和创新实验班
1、 信息系统开发特训班(与同望科技校企共建)
2、 互联网商务应用开发特训班
3、 网络安全服务特训班(与云智安信校企共建)
4、 华为云架构师特训班(HCIP认证)
5、 云计算创新实验班(华为,腾科校企共建)
图1特训班开班仪式
图2特训班项目验收总结会
图3 特训班小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图4特训班项目申请软件著作权
图4云架构师特训班学生通过HCIP认证
三、 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开展各种专业学科竞赛
在学生专业培养中,通过各级专业比赛,如:科技学术节-网络知识综合技能大赛、网站设计大赛、中星杯-网络安全技术大赛、华为网院杯-网络技术大赛、“泰迪杯”数据挖掘竞赛,“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营造出“学技术、练团队、调心态、强素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比赛中强化自身的技术,在比赛中学会团队合作,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心态,在比赛中学会沟通与表达,在比赛中训练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技术+管理”、“技术+营销”、“技术+行业知识”、“网络+多媒体设计”等复合型技术人才。
图1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图2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图3“挑战杯”三等奖
图4 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图5“中国软件杯”二等奖
四、创新创业
我系非常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研室为基层管理机构,以学生为主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积极参与,通过课内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学、专业项目特训班、网络系SRTP计划、各类专业课外学习小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挑战杯等专业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多层次进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涌现出魏陆炀、谢丹丹、林展琴、蔡特威等优秀创业案例。
主要培养模式和体系:
1、以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思想,在各专业方向每门主干专业课中设置1-2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各专业设置工程项目特训班,目前已开设企业信息系统开发、互联网商务网站开发、云计算和SDN项目开发特训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按照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工程的规范,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工程或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和综合性实践能力。
3、实施网络系SRTP计划:已举办七期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
支持大学生积极开展科研训练,进行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进入科学前沿,激发创新思维,采取项目化的运作模式,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科研项目研究。作为科研项目的孵化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专业课外学习实训小组:
目前有泰迪工作室、网络安全技术、虚拟化云计算学习小组等,各教研室组织,学生自主管理,专业老师指导,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组织进行专业比赛,完成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等
5、创业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