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 “乡”约一夏,遇“践”青春
作者:   时间:2024-07-13   点击数:

百千万工程 | “乡”约一夏,遇“践”青春

7月13日,阳光明媚,学校团委丝木棉志愿服务队满载着热情与希望,正式踏入了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的竹三村,由第十一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和广州市市长鹿六脉慈善基金会资助,由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运营的第六届“沃野乡伴”大学生农村服务公益微创投项目之“小菇大业”目和为期14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拉开了序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支教、技能传授与环保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竹三村带来知识与技术的双重滋养,促进乡村教育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支教启智,点亮希望之光

活动首日,学校团委丝木棉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首先走进了竹料第二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教课程。从基础的学科知识辅导到创意美术课程,再到废弃菌包堆肥,志愿者们用耐心与爱心,激发了孩子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课堂上,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和欢声笑语,成为了最动人的风景线。


志愿者们授课现场(轮播)


灵芝切片,传承技艺之美

除了支教活动,学校团委丝木棉志愿服务队还安排了灵芝切片技能培训环节。在竹三村的灵芝种植基地,竹三村合作社与志愿者们进行了灵芝的切片等工艺流程。通过实际操作,志愿者们不仅掌握了灵芝加工的基本技能,还了解了灵芝的药用价值与市场前景


灵芝切片现场


废弃菌包堆肥培训,共筑绿色家园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竹三村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协助下,学校团委丝木棉志愿服务队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废弃菌包堆肥方法,在培训现场,竹三村合作社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废弃菌包转化为有机肥料的过程及其环保意义,并手把手指导竹料第二小学的学生们进行堆肥制作。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灵芝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问题,还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竹三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


废弃菌包堆肥培训现场


随着夕阳西下,学校团委丝木棉志愿服务队在竹三村的首日活动圆满结束。但这份爱与希望的传递才刚刚开始,丝木棉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还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更多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的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竹三村的明天,定会因这份努力而更加美好。

摄影:学校团委丝木棉服务队刘嘉慧 黄思涛

供稿:学校团委丝木棉服务队张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