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
根据上级团委《关于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的通知》的精神,及贯彻落实省委胡春华书记关于推动青年创新创业的工作要求,积极筹备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省委决定在全省选拔和培育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现有关要求通 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和申报条件
(一)申报对象
广东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鼓励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共同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依次优先资助创新工作室、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二)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人必须是我省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项目必须在本省的行政区域内实施。项目可采取个人或团队形式申报,团队每组人数不超过10人。
2.项目实施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0个月,项目完成时间必须在项目申报人毕业离校前。
3.申报项目必须包含实质性的学术科技创新成果,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参赛作品须以学生为主设计,独立完成,能够参加展示。项目无知识产权归属纠纷。
4.最近两年内的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竞赛成果(含国家教育部教执委)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二、项目申报类别与要求
(一)申报类别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本类项目主要是针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前沿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要求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本类项目主要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得出具有较强可行性、前瞻意义的对策或建议。本类项目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
3.科技发明制作。本类项目主要是科技创新、发明创造,要求作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科技发明制作类项目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科技创新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二)申报要求
1.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2.申报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善于独立思考、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技创新的基本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学术作风。
3.申报项目选题要求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申报项目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指导教师需具有较好的科研基础或者丰富的实践教学工作经验,负责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指导学生围绕选题进行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实验测试)、修改完善项目内容。
三、项目申报管理与推进步骤
(一)项目申报与审批(2014年5月-7月)
1.2014年5月,各系负责本单位大学生申报项目的组织、初审和推荐申报工作。项目推报必须是本校的精品项目,申报将严格采取限额申报。各系限报1件作品(含个人、团队)。
2. 2014年6月10日前,各系推荐作品,填好《作品申报书》,以电子版和纸质版的形式报送到学院团委。学院团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汇总,按照我院实际获得报送名额,报送给项目管理办公室(广东工业大学团委)。
(二)项目立项与管理(2014年8月-2015年5月)
1.2014年8月,对被确定的立项项目,下达当年度立项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同时协调、联系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在项目孵化培育期间,对项目给予各方面的指导。
2.2014年8月-2015年2月,各立项作品进入实践研究阶段。项目申报人为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更换,申报人所在系分团委、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立项项目的实施监督管理。各系要定期组织专家和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中期或阶段性检查,学院团委将不定期对立项项目进行抽查。项目组在项目结束后,需及时向学院相关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提交申请报告、成果报告、相关技术资料等辅助材料。
3.2015年4月-5月,各立项作品参加“挑战杯”省赛的成绩将作为结项验收的主要标准。获得“挑战杯”省赛二等奖以上的作品视为结题合格,获得“挑战杯”省赛特等奖的作品还将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先推荐权。
4.对无正当理由,自行中断的或者未能通过学院验收的项目,学院团委将取消立项计划,追回已拨项目专项资助经费,并取消其项目组全体成员再次申请该项目的资格及年内评优评先的资格。
(三)项目经费的管理
为激励学生科技创新,团省委将对成功立项的作品进行整合资源并对立项作品给予研究经费支持。资助经费拨付采取定额资助、分期拨付的方式,其中自然科学论文和哲学社科调研报告类作品每个作品给予6000元经费资助,科技发明类作品每个作品给予10000元经费资助。同时,学院将按1:1的比例进行经费配套,推动项目顺利培育和孵化,最终实现成果转化。
经费下拨时,预先拨付总经费的60%到立项作品所在系,剩余的40%在项目结题验收合格后,再行下拨。项目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一般用于项目研究的测试、计算、分析费;调研费;业务资料费;论文印刷费;原材料、实验材料等消耗品购置费;标本、样品的采集加工费和包装运输费等必要开支。不得从项目经费中支出餐费、劳务费、咨询费等与研究无关的费用。
四、有关要求
(一)本次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培育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重点项目,集中力量做好培育。请各系分团委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系内预选的组织推荐工作,真正把体现本系特色和水平的优秀作品推荐上来。要重点做好立项作品的扶持培育力度,积极争取学校的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
(二)各系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挑战杯”竞赛培养机制。有条件的系可以进一步探索建立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制定学生、老师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办法、成果转化机制等,推动学生科技成果与各类市场、资本等实现更加紧密、有效地结合。
联系人:陈石宇,联系电话:020-87818099工作邮箱:csy@sise.com.cn共青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委员会
附件:
附件1: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作品申报书(科技发明制作类)
附件2: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作品申报书(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
附件3: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作品申报书(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附件4: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作品申报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