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16年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作者:[db:发布人]   时间:2016-06-29   点击数:

各级团组织、各团员青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因此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在暑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活动,给广大学生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同时提高各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院的志愿队伍更加壮大,吸引更多的大学学生加入到这一志愿服务行列中来。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

二、活动内容

1、各级团组织应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突出重点,讲求创新,城乡结合、内外结合,鼓励团队和个人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领青年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理论宣讲、教育帮扶、医疗服务、科技支农、文艺演出、宣传环保和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活动;

2、鼓励团员青年坚持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结合创新创业大赛等契机,积极参加专业创新实践活动;

3、各团员青年可以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社会义工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组织形式

1、院级重点实践团队,为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拟组建5-6支院级重点实践团队,采取自主申报形式,由各系分团委根据活动内容和团队特点填写《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2016年6月6日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报学院团委,经评审后公布确定团队信息,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推荐院级重点团队申报省级重点实践团队,若获批省级团队,学院酌情增加活动经费支持。

2、院级一般实践团队。各系团委根据实践内容分类,从“院、系(专业)、团支部”等不同层面出发,组建相应层次的社会实践团队,力争覆盖全部团支部。

各系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力量开展前期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按要求填写社会实践组队情况统计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见附件1、2)报学院团委志愿实践部。

3、鼓励开展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未参加院系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伍的学生,可参考学院提供的实践服务选题(见附件6),利用暑假期间在家乡就近就便自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一篇1500字以上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连同《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登记表》(附件3),于入学注册时交至各系分团委。

四、工作要求

1、广泛发动组织。各系要充分认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做好活动的策划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要主题鲜明,方案周密,注重实效;要成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选派得力学生干部和教师带队指导,不断推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和创新。

2、完善运作机制。各系要建立完善社会实践基层需求调研体系,通过各种渠道认真做好基层需求的了解收集工作,为返校后的教学实践和下次社会实践打好基础;开展社会实践调研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运用科学有效的调研方法,踏踏实实地开展深度的实证调研,以获得鲜活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要在调研基础上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组建服务团队,实现精准对接;要进一步加强“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与基地间的稳定、长期服务、合作关系,变“三下乡”为“常下乡”。

3、注重媒体宣传。各系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和校园媒体特别是微博、微信、新闻稿、广播台等新媒体,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宣传推广,取得最大的育人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学院团委联合腾讯、新浪微博推出“微说三下乡”行动,设立“青春三下乡”微博群和微博公共话题;学院团委将在腾讯官方微博开通“三下乡”专题,各院要动员广大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学生以团队为基本单位,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进行展示、分享。同时要指派专人负责活动信息的上报工作,并提供至少两篇有价值的报道材料,认真组织学生做好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

4、注重点面结合。各学院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进行重点团队申报。每个系至少申报一个重点团队,各系分团委要加强对重点团队的指导,确保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

5、加强安全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各系要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应对特殊情况的知识和能力,同时要对本系实践团队的安全情况全面掌握,实践团队队长应定时向本系安全联络老师汇报安全情况,确保师生参加社会实践安全有效。

6、及时总结提高。加强成果意识,注重挖掘团队实践活动的特色,并鼓励团队积极向学院媒体(新闻中心) 投稿。要注意总结经验,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返校后学院团委将组织“实践经验交流座谈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评选”等活动,组织广大学生交流体会、汇报成果,深化实践活动的教育效果。

五、总结与表彰

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各团队需在开学后两周内向学院团委上交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或团队活动总结、《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2016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反馈表》、实践活动照片(至少5张,电子版)、当地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当地知名人士对实践活动的题词、主题实践调研项目问卷和其他相关材料。学校团委将在12月上旬组织全院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并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优秀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设立“优秀组织奖”、“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奖项。评估的标准主要根据《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评分方案(试行)》(附件5)。

六、时间安排

1、各系于6月6日前将本系暑期社会实践方案、社会实践基地统计表、组队情况统计表、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附件1、2、3)报团委志愿实践部。

2、5月15日-6月初组织各团队进行宣讲、评审,并启动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3、6月中旬公布院级重点团队名单。

4、7月4日—8月27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及检查阶段。

5、9月10日—20日:各系汇总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各团队社会实践总结材料。总结材料主要包括:

(1)  实践成果(如社会调查报告等);

(2)  团队总结报告一份;

(3)  团队实际参加人员名单;

(4)  各团队至少交五张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照片,要求电子版照片有较高的分辨率;

(5)  接收实践单位的评语;

(6)  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当地领导或者知名人士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题词,获赠的锦旗等。

6、9月18日前,各系将总结材料及评优材料报送院团委志愿实践部,并对院级重点团队进行验收。

7、12月中旬,学院召开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对2016年社会实践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附件:

1、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组队情况统计;

2、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基地统计表;

3、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

4、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情况登记表;

5、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评分方案(试行);

6、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7、2015年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名称参考。

 

   共青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五月三十一日

社会实践

队伍名称

社会实践

起止时间

实践单位及地址

队伍

人数

实践

天数

主要实践内容

带队老师及联系方式

经费预算

 

 

 

 

 

 

 

 

 

 

 

 

 

 

 

 

 

 

 

 

 

 

 

 

 

 

 

 

 

 

 

 

 

 

 

 

 

 

 

 

 

 

 

 

 

 

 

 

附件1:                        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组队情况统计

系别:

 

 

 

 

 

 

 

 

 

 

 

 

 

 

附件2:         

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社会实践服务基地统计表

系别:

序号

实践基地名称

结对时间

结对单位

参加服务人数/年

有无挂牌

主要服务时间

负责人

联系电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附件3:

2016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申报表

系别:

团队类别

 

申报院级重点团队

是□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