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思政部
基础部
信息公开
科研处
E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浓情端午佳节 品味国学经典

发布日期:2021-06-25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10614104557.gif

端午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祀,最先起源于中国。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又因大诗人屈原而闻名于世,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赛龙舟、挂艾草、放纸鸢等节日活动,又有粽子、雄黄酒、艾草糕等节日美食……

粽子叶

粽子

赛龙舟

端午节是最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节日之一

同时,它也承载着深邃的文化内涵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推荐

一份传统文化书单

品味国学经典

诗经 索书号:B222.2/25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本书将《风》《雅》《颂》中的具体内容细化,更方便读者阅读和查找。经过对原诗的反复推敲,综合各家观点,给出最准确的诗的含义。

史记 索书号:K204.2/25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本书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简约,通俗易懂,叙述了我国约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楚辞 索书号:I222.3/9

《楚辞》是战国著名诗人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人所撰写诗歌集,本书内容包括《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的题解与注释。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资治通鉴 索书号:K204.3/7

《资治通鉴》为北宋时期司马光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全书共294卷,一直是学习中国历史必读的著作之一。读者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文化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原著的魅力。本书精选了《资治通鉴》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精彩的篇章辑录成书,按照时间顺序对其进行了整理编撰,并绘制了大量精美插图。全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

唐诗宋词元曲大鉴赏 索书号:I207.2/4

    本书辑录了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上疆村民编选的《宋词三百首》,以及元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百首散曲。为读者奉献了一场古典诗词的饕餮盛宴。同时,囊括了唐、宋、元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元曲千首传世名篇,既有对字、词、句的注释,又有对整篇作品的风格、手法及意境进行评价的“鉴赏”。数十位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学者注疏赏析,点晴之笔令人拍案,偶得之意回味无穷;方便您在阅读思考之余信手记录下灵感与思想的火花。

“粽”情蜜意,在这个浓情端午佳节

让我们一起来图书馆

感受一下国学的魅力所在

最后

祝各位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