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思想教育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思想教育 > 正文

财经系主题教育活动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

发布日期:2022-04-24 浏览量: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先后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向中国人民介绍了什么是“十月革命”,什么是“布尔什维主义”。
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领导建立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人生历程

1921年3月,李大钊同志撰文号召全国的共产主义者“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要担负起“中国彻底的大改革”的责任。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李大钊同志为建党所作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共产党”这个名称正是来自李大钊的坚持。
1926年3月18日,北京5000多名学生和工人来到天安门前抗议日本军舰侵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会后,大家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抗议活动遭到了反动政府的残暴镇压,40多名爱国师生在这次集会中死亡。



同时,请愿活动领导人被下令通缉,李大钊首当其冲,但他从未退缩。


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捕,入狱后他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临刑前,李大钊毫无惧色,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牺牲时年仅38岁。


这是李大钊先生生前最后一张照片,在临刑前敌人拍下了李大钊生命的最后一刻,照片中的李大钊身穿一袭棉袍,双手微握呈拳状,双眼直视镜头、神色从容坚定,充分展现了一位革命领袖面对敌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坚贞气节。



李大钊创建青春中华的理想经久不衰,如今青春已被演绎成歌,被当代青年传唱。李大钊一生追求革命真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始终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在艰难困苦的社会环境中,李大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肩担道义的崇高境界。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在呕心沥血的革命历程之中,李大钊用丹心碧血书写了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广从南路548号

    电话: 020-87818116

    邮编:510990

  • 经管青语公众号

  • 数字经管公众号

Copyright 2024 广州软件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