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各财经系师生:
为了更充分地做好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的参赛准备和项目培育等工作,提升参赛质量,切实推动学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结合,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形成我校学子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现面向全校选拔培育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纳入2022年重点创业项目培育计划。具体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简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与有关部委共同主办,分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赛事,每年举办一届。旨在将大赛作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二、组织机构
创新创业学院下设组委办公室,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其中办公室负责起草大赛组织管理与奖励办法,负责校赛及省分赛的组织工作。
财经系成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工作小组,并确定直接推进大赛备赛工作负责教师1名,以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本系大赛活动的各项工作,各系部主管教学的主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应认真组织本系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积极协调、安排教师指导本系学生参赛。
三、参赛对象
财经系全体学生
四、竞赛培育
各师生可参考附件1《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知》)充分利用并整合学校科研实验室、实训实践基地、毕业五年内校友企业项目、师生共创项目、教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等资源,广泛动员各系符合条件的项目组队提前系内培育,在系部培育项目的基础上,向学校重点推荐2~5个优秀项目,其中“高教主赛道”重点培育项目不少于3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重点培育项目不少于1个。
具有原创技术、领先优势和前沿科技以及良好社会价值、市场前景的项目,学校会给予优先考虑和重点支持,对重点培育项目给予场地、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要求“大创”立项项目团队积极做好参赛准备,并以是否报名参赛作为项目中期和结题考核验收的重要依据。)
五、重点项目培育步骤与进程
1.重点项目征集及推荐阶段(12月2日至12月30日)
下发征集推荐项目通知,各师生积极组织宣传,鼓励优秀创业团队踊跃申报,各系负责大赛备赛工作的教师组织系内遴选,填写推荐资料汇总优秀项目并提交到创新创业学院项目管理办公室。(1月3日止)
2.重点项目培育及辅导阶段(1月~4月)
举办创新创业训练营、创业讲座等培训活动,通过分阶段、分专题开展创业计划书撰写、商业模式设计、创业项目路演等专题培训对重点项目进行基础性、全面性的辅导。
3.校内选拔及广泛动员阶段(4月~6月)
系内各师生应积极宣传和广泛动员学生参与大赛,通过举办创业实践挑战赛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为参赛团队提供展示项目、锻炼自我的平台,同时进一步遴选参赛种子项目。优秀的项目推荐参与“赢在广州”等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以达到以赛促练,以赛促创的效果,进一步促进项目成长与优化。
4.项目打磨及备赛阶段(6月~7月)
针对遴选出的种子项目,依据大赛要求进行精准、集中培育,邀请往届国赛专家、省赛专家、校内外创业导师和专家进校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线上线下指导和打磨。
5.省赛展示与打磨阶段(7月~8月)
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项目参加省赛,组织参赛项目参与省里集中培育,针对晋级项目开展拔高培育。
6.国赛冲刺与展示阶段(9月~10月)
学校组织参赛团队、观摩团队参加国赛。
7.大赛总结及表彰阶段(11月中下旬)
公布获奖名单并开展大赛总结及宣传工作,颁发奖杯、证书。
六、重点项目推荐程序
1、各系学生自行填写附件2《广州软件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申请表》,连同创业计划书、ppt、视频等辅助材料,必须以压缩包形式与12.30断网前提交至学术部向依然
各系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系内学生提交申请的创业项目严格按照推荐要求进行审核,深入了解项目,优中选优,重点推荐2~5个(其中“高教主赛道”重点培育项目不少于3个、“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重点培育项目不少于1个)
2、由财经系工作小组确定无异议后,选手填写附件3《广州软件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汇总表》,连同所有推荐项目的其他电子版辅助材料上交至团学学术部,财经系统一于1月3日晚上12点前发送至指定邮箱489734793@qq.com,文件名为“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系部名称“。
七、重点培育项目支持政策
1.优先推荐优秀项目参与各级、各部门举办的创新创业类大赛,优秀项目将优先推荐直通第八届“互联网+”大赛校赛选拔赛总决赛。
2.优先推荐申请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立项。
3.优先参加创新创业学院举办的创新创业训练营等系列培训活动,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辅导培训、项目评估、个性化打磨,参与线上线下创新创业专题培训课程。
4.符合入驻创新创业学院众创空间基本条件的创业项目优先允许入驻,将免费拥有办公、会议、培训场地;可获得专家指导、市场资源对接、场地注册、项目推广、投融资服务、政府优惠政策对接等扶持。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系内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并配备专人负责系部的大赛推荐、组织和协调工作,制定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
2.宣传动员,深挖项目。系内要认真做好赛事的宣传动员工作,对赛事的意义和内容进行积极宣传,可通过组织获奖团队分享会、赛事宣讲会等方式扩大赛事影响力,发掘优秀的创业项目,充分调动教师、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3.整合资源,认真组织。系内要认真做好组织推荐工作,主动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大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要整合校友资源,形成合力加强对参赛项目的指导和培育。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燕(微信:18469006074)
向依然(微信:13267078759)
指定邮箱:489734793@qq.com
财经系团学学术部
2021年12月06日
附件1:《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知》
附件2:《广州软件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申请表》
附件3:《广州软件学院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重点培育项目汇总表》
附件4:《广州软件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实施办法》
附件已下发至班级各学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