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财经系组织学生于学术报告厅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培训,本次会议由团委书记陈映宏老师主持。
陈映宏老师为同学们分享了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以及开展系列活动的意义,并向同学们讲解了如何进行防灾减灾等的安全知识,以此提高大家的灾害防范意识及防灾减灾能力。最后,唐涌主任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通过讲述自己抗灾的经历,告诫同学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安全面前无小事!
此外,我系还组织了22级学生开展观看防灾减灾教育视频的活动,通过观看视频强化感性认识,提高了对风险出现的警惕意识。
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普及:
关于地震方面
1.在家中如何应对?
a)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
b)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它的旁边如:桌、床等,也可以赶快跑到开间较小、有支撑的房间去,如:厨房、卫生间等。
c)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d)可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注意保护头部和颈部。
2.公共场所如何应对?
a)听从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急于涌向出口,保持跟前人的距离。
b)遇到拥挤,解开领扣,双手交叉胸前,护住胸口。
3.被困废墟如何应对?
a)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室息。
b)节省体力,用敲击方法呼救,注意外面动静,伺机呼救。
c)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关于洪水方面
1.洪水来临前有什么征兆?
a)溪水突然浑浊。
b)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c)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股的水声。
2.洪水来临时如何应对?
a)如时间充裕,应向由坡、离地等处转移。
b)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c)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汕桶、塑料桶、篮球、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能加强日常生活中对防灾减灾的认识,不断提高抗灾能力,共同营造安全美好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