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青春建工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华梦】管理系“曦望计划”2016暑期三下乡活动落下帷幕——志愿下乡行,曦望见真情

发布日期:2016-07-11 浏览量:

 

本网讯  当代大学生积极走进基层,体验生活,社会实践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其起到的效用也越来越明显。7月11日晚上八点半,管理系“曦望计划”团队在翁源县龙仙镇南浦小学的会议室召开2016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大会。

01.logo见涵义

因当地设施简陋,会议虽简短,但其中内容值得我们再去深思。此次三下乡共有以下四部分,各部分的内容不尽相同,带给各位志愿者“各种滋味”的体验,当然也收获难以拥有的结果。

02.总结会议现场

务农之行——下田务农乐趣多,携手奉献暖心窝

03.午后丰收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快,越能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第一次务农之行的任务是帮助当地村民除杂草、摘取荔枝;拿起锄头、捧起箩筐;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自在其中。

04.烈日下的义服

义务服务之行——义服之行,携手共进。此次义服之行的地点共有四个:神岗敬老院、石明村、何家埔村、菜地塱村。

敬老院之行让志愿者们感触良多。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幸福得以老人们为我们的付出。而他们不需要多少回报,只要多一点点关爱就好。

05.志愿者与老人聊天解闷

漫长又颠簸的车程见证了石明村的偏远。此次任务帮助当地村民摘花生,相比之前的务农体验,除去义务劳动,志愿者们特地为了当地的留守儿童准备了趣味运动会。这是更加接近老一代的生活体验。或许我们的生活已经告别田地,但依旧不能忘本。

06.田地里的劳作

07.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合照

何家埔与菜地塱之行,任务繁重而辛苦。骄阳似火,大汗淋漓,堪比军训更胜军训的劳动,但我们紧咬牙根坚持着,身在其中当知其中苦,也给自己带来特别的收获。

08.“从化牛仔”苦并快乐着

支教之行——支农于心,启蒙在行。

09.长路漫漫

 “曦望计划”暑期三下乡支教团队前往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进行两天的支农义教活动。此行也是管理系三下乡团队目前去到的最远目的地,韶关市翁源县是我国精准扶贫基地,支教的目的在于帮助当地村民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齐心协力奔小康。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老师,但都希望这次的培训能让村民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群众文化水平,能为“精准脱贫”尽一份微薄之力。

10.支农培训班现场

除去支农培训班的开设,同时支教团队也与当地的小朋友进行素拓游戏。短短一天的相处,既让小朋友们体验了游戏的快乐,也接受一些生活常识的普及。

11.素拓欢乐多

调研之行——心系调研,情怀建设。

12.世界这么大,去看看

此次调研为期漫长,三下乡活动的结束也是调研新的开始。调研队走访从化多个中小学,展开“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现状”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社会调研。并且一同随往支教队,去到翁源中学、翁源第一小学等多个学校实地访谈,开展课题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感的调研路途虽然遥远,然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

13.调研队合照

志愿三下乡,曦望见真情。总结会议上,志愿者们纷纷分享自己的个人体会,也对此次三下乡活动作出总结,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及时更正错的地方,再接

再厉。

14.志愿者分享个人体会

15.手写个人心得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相信每一位志愿者都有多收获或者成长。从大学生活的安逸到吃苦耐劳的乡下生活,不放弃的坚持精神,责任感的坚定,都是对精神方面的升华。三下乡之路,有苦有乐,有心酸与无奈,也有收获与成长。衷心感谢每一位志愿者,因为有你,才完美。同时,非常感谢参与此次三下乡活动的老师们,陪我们度过漫长岁月。

16.集体大合照

(供稿/摄影 新媒体工作部 梁冰)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广从南路548号

    电话: 020-87818116

    邮编:510990

  • 经管青语公众号

  • 数字经管公众号

Copyright 2024 广州软件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