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是什么梗?怎么突然就火了,最近微博热搜也出现了“内卷”这个词,但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有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过内卷吗?
在你的理解下内卷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我初次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我是一脸懵,想必许多人也跟我一样对内卷充满了好奇。
网络上对内卷的解释是: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人们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可是为什么这个词会在大学生群体突然爆红呢?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解答大家的困惑,我们采访了我院管理系职业发展与就业协会会长刘柳浩师兄。让我们看看通过刘柳浩师兄对内卷的见解是否能让内卷这个词更好地被理解。

采访现场
问题一:您对今天的内卷的理解?
刘柳浩师兄:我认为,“内卷”就是在一个一定容量的容器里面为了获得更好的资源而进行的竞争。
问题二:您认为内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去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刘柳浩师兄:就以我第一个回答的内容进行比喻,因为进入到市场这个容器的过程中,进入者感受到了被挤出市场的压迫,就会更加努力去维持自己目前所获得的,而后来者想进入这个市场就得比城里人(市场内)更加优秀,也就是更具有竞争力,所以会被迫的去强化一些市场需要的那些所谓可以提高自己竞争力的技能以及其他能力。解决思路就是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会发现你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答案,也就可以避免进入内卷,进而摆脱内卷,做自己,而不是人云亦云。
问题三:你身边的内卷行为有哪些?
刘柳浩师兄:无效的忙碌(也可以说是假装努力),为了显得自己大学生活的充实,盲目参加各种活动,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获得,好像很忙好像什么都没做。盲目报考各种技能证书,看到大家都有报考,自己也不甘于落后,证书比赛报名报得满满的,最后却用不上。这都是在他身边最常见的内卷行为。
问题四:如何看待当今大学生的内卷现状?
刘柳浩师兄:因为大家都是同一起跑线,如果突然之间身边出现了一位鹤立鸡群的人物,那么其他人也会争相模仿,或许那位做出不一样举动的大学生是因为某种原因的无奈之举,但是呈现在其他人眼中的可能是另一种现象,不自觉地让人觉得自己也要好好努力了,因为同行已经有人先走一步了,但是面对这种事情见仁见智,毕竟有主见的人不会随波逐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进而往这个方向努力,低调发展,等着一鸣惊人。
在跟师兄的交谈中,我们懂得了“内卷”可能导致竞争不是良性的,很大程度上是盲目从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人都是被迫营业,无奈上岗,如果你问他为什么选择做这些?他会告诉你:因为大家都在学,我不能落后,因为市场有需要,我就要去学……或许有些人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但是全民内卷的现象说明这种状况只是少数的。当然内卷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比如说在这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可以培养出综合型的人才,相对以往的单一专项的人才,更容易在激烈竞争中存活,毕竟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听完师兄的独特见解,想必大家都对内卷有了新的认识了吧,让我们一起在大学生活中全面发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被内卷所消耗,探索出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路。
(供稿:团学新媒体工作部 杨泳诗 摄影:团学新媒体工作部 余湘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