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本专业面向财务管理领域,在财务智能化应用及纳税筹划两个领域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培养掌握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和方法、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2.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财务管理专业技能以及经济、管理、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知识,具备财务分析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目标:
目标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体格健康,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和较强的劳动能力。
目标2: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以及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具有完整的财务管理知识结构体系。
目标3:具备财务管理专业从业技能,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投融资管理工作和企业运营管理工作。
目标4: 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掌握财务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综合考虑环境、法律、伦理、道德等非技术因素。
3.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到8年,共需修读完165学分,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在知识方面,要求了解国内外财务管理行业发展的历程、现状、趋势和学科前沿,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掌握一定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财务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国内外与财务、投融资和税收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惯例。
在能力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独立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财务分析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 具备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具备应用财务智能化技术能力;具备纳税筹划能力。
在素质方面,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能力;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和较强的劳动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4.课程体系
(1)专业课程体系与学分结构
课程类别
| 总学分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比例
|
公共必修课
| 49
| 560
| 366+2周
| 29.7%
|
专业必修课
| 63
| 1044
| 90
| 38.19%
|
专业限选课
| 16
| 72
| 216
| 9.69%
|
通识限选课
| 3
| 20
| 36
| 1.82%
|
任选课
| 22
| 324
| 72
| 13.33%
|
毕业实习
| 4
| 0
| 72
| 2.42%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0
| 144
| 4.85%
|
总计
| 165
| 2020
| 996+2周
| 100%
|
(2)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投资学、税法、经济法、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税收筹划、经济学、财务分析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统计学原理、证券投资等课程开设课内实验,设置税收实务实训、财务软件应用、证券投资、RPA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服务等实训课程,开展各项专业技能竞赛,在第八学期设置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通过从理论学习、到模拟练习、再到实际操作的渐进过程,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5.师资队伍
财务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拥有教学经验丰富且学历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财务管理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1人,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1人,副教授职称的教师3人,讲师职称的教师3人,高级职称占36.4%,讲师以上职称占63.6%,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合理。
6.教学条件
建立证券投资实验室、财务管理综合实验室、税收综合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室;建立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共17家,保障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生均专业图书资料90多册。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财务管理专业紧扣学科前沿,特色鲜明,开设有《财务共享服务》、《财务机器人》和《财务信息与数据挖掘》等课程,培养学生形成大数据思维,熟练使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解决公司投融资和公司治理等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