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面向社会公共部门,培养掌握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或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行政管理或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各类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及相关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沟通与信息处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或社会团体等组织从事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3.培养规格
3.1学制
学制4年,修业年限为3到8年。
3.2修读学分要求
165学分。
3.3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学位。
3.4毕业要求
3.4.1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掌握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3)掌握本专业必备的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基本知识;
(4)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5)熟悉统计分析、调查分析、政策分析等分析方法;
(6)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了解行政学的理论前沿以及政治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
3.4.2能力要求
(1)具备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2)具备独立获取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
(4)具备公共事务处理能力和社区服务能力;
(5)具备沟通与信息处理能力。
3.4.3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
(2)具有高度的法治意识、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能够掌握本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4)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
4.课程体系
4.1总体框架
课程类别
| 总学分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比例
|
公共必修课
| 49
| 560
| 366+2周
| 29.70%
|
专业必修课
| 62
| 927
| 189
| 37.57%
|
专业限选课
| 15
| 204
| 66
| 9.09%
|
通识限选课
| 3
| 56
| 0
| 1.82%
|
任选课
| 24
| 296
| 136
| 14.54%
|
毕业实习
| 4
| 0
| 72
| 2.42%
|
毕业设计(论文)
| 8
| 0
| 144
| 4.85%
|
总计
| 165
| 2043
| 973
| 100.00%
|
4.2专业核心课程
政治学原理、领导学、统计学、行政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保障管理、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经济学、公共伦理学、电子政务。
4.3主要实践环节
通过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四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组织管理、公共事务处理、社区服务以及沟通与信息处理能力。
5.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11人,从职称结构看,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4人(占36.4%);中级职称教师5人(占45.5%)。从学历结构看,专任教师队伍中获得管理学相关的学位的8人(占83.3%),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8人(占72.7%)。已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相结合的有序梯队教师队伍。
6.教学条件
建设了广州市从化太平镇菜地塱村委会、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何家埔村民委员会、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管委会、广州市从化区社会工作委员会4个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保障了专业实习实践教学。
二、其他专业相关的重要信息
行政管理专业设立于2007年,现有在校生187人。该专业立足培养应用型行政人才的办学定位,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建设了“公共行政和社区服务”二个特色课程群,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专项能力;构建了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项目实训模式,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创新创业能力较突出。
专业形成了有助应用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校政企协同三种渠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构建了由专业认知实践、专业应用实践、综合实践等3个实践模块,初步构建“校政(地)协同育人” 平台,引入行业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岗位的认知、理解与适应力;依托学院IT专业优势,开设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参加各项专业竞赛,多次获省部级奖项。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用人单位评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