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完善学校课程教育,电子系教研室主任及专业负责人等,于2022年7月13日在综合楼307召开了电子系课程改革研讨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持人为宗建华主任,记录人为孙伟老师。参与成员有宗建华主任,副主任张义宽老师、主任助理孙伟、以及四大专业负责人和系部教研室主任。


会议现场情况
会议伊始,C语言专业负责人陈华珍老师,根据目前课程情况提出相关的探讨。在C语言教学方式上,与专业老师交流,内容优化,多练习实践,加强教学团队沟通与合作,做到教学理念与策略的统一;在专业建设上,加强嵌入式课程的实践,增强人工智能与嵌入式的结合性;加强专任教师,学习导师,辅导员的沟通,让相关老师更清楚本专业的情况,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紧接着,刘咏梅老师提出在各章节引入应用了本章节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平时成绩严格管理,将学生每次发言、每次实验完成情况及时记录,认真点评每位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何卫东老师提出精简教学内容,避免大而全,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优化有两种路径:一是至下而上,由课程负责人提出教学重点内容。二是从专业建设的要求出发,从上而下规范每门课程的教学重点。
然后,陈海峰老师探讨到要注重基础,强化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由浅入深,逐渐培养兴趣。增加实验平台,提供课余学生使用的实验设备,尽早开放实验室,另鼓励喜欢实践的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一方面减轻实验管理员负担,另一方面方便增加学生课余实验的机会。细化理论课重点内容,增加与学生互动。实时记录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成绩,突出考核机制的重要性与公平性,既激励优秀学生,也提醒其他学生。高群霞老师探讨到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各专业课单门课程教学内容如何改革,多门课程间内容的如何衔接与优化,提出相应的策略:去辅存精,突出每堂课的重难点,多让学生到课堂上做题,多动手练习;如何提高就业率,以岗位所需技能为导向,注重培养应用能力,注重动手实践;多收集每门课学生优秀作业(项目)案例,每门课第一次课程介绍时,讲清楚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哪些是已经学过、掌握的,哪些是本课程会学到的,哪些是需要自己再自学补充的,提前了解岗位所需技能,规划好学习。
再者,曹淑宽老师探讨到,实验室可以征集学生志愿者协助实验员老师进行实验室整理,实验器材整理维修等工作。《电路》《数电》《模电》三门课程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需要各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等进行统筹汇总教学内容及难度要求等。同时学习导师指导专业尽量保证相对固定的专业,专业负责人应该就每年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学习导师进行培训,让导师能更专业,尤其是职业就业部分。阳小燕老师探讨到,学生每年就业情况能否发给老师,有很多学生关心毕业去向,了解就业情况有利于制订教学内容;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动化专业应该偏应用型,课程设置上应该做调整,减少偏理论的课程,比如智能控制;借此有条件开设生产实习,让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增强专业信心。
最后,本次会议圆满结束,希望电子系各专业老师通过这次课程改革研讨会议,对接下来学生们的课程教育有更好地开展。祝老师们都有个美好的假期!
供稿:电子系团学新媒体工作部 方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