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背景与起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课堂教育、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毕业班学生党员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针对即将毕业离开校园的党员,更应该懂得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保持先进思想,掌握先进技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当中,勇于并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我支部以“学思践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2020年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做法与经过
“6个一”活动实施过程与方法
2.1开好一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班会
2.1.1活动地点:校园
2.1.2活动主题:立足岗位讲奉献,勇于担当比作为
2.1.3活动对象: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
2.1.4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2.1.5活动实施预期效果: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即将毕业的学生党员自身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党员只有牢记宗旨意识,时刻将奉献精神融入到工作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想追求,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苦干实干,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中。主题班会中各党员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表示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带到工作中去。
2.2上好一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课
2.2.1活动地点:校园
2.2.2活动主题:学思践悟十九大,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
2.2.3活动对象: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
2.2.4 活动形式:党课
2.2.5活动实施预期效果:十九大报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遵循,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班学生党员来说学习和贯彻好十九大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主题班会中学生围绕“百行以德为首”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也一致认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2.3 参加一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
2.3.1活动地点:广州起义纪念馆
2.3.2活动对象: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
2.3.3活动形式: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
2.3.4活动实施预期效果:通过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让学生党员了解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实地感受起义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文化。参观后各学生党员撰写参观心得,心得中各党员能够有所感悟,懂得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也表示会努力投身于以后工作和学习中,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2.4 举办一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
2.4.1 活动地点:校园
2.4.2 活动对象: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第一学生党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2.4.3交流会主题:初入职场的问题及职场生活
2.4.4交流会形式:现场互动交流
2.4.5活动具体安排:党支部主要成员团结合作,进行分工。教室借用、摄像实录等均有专人负责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4.6活动实施预期效果:分享职场生活心得,让在校学生了解职场生活,积累经验。通过毕业班党员们的实习经历分享和有关实习问题答疑,使在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自己所学专业未来从事工作岗位有了进一步了解。
2.5 拍摄一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恩母校的视频
2.5.1活动地点:校园
2.5.2活动对象: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
2.5.3活动形式:按照既定路线,参观华软,回忆四年点滴生活。分享个人大学经历,感恩母校,为母校拍摄祝福视频。
2.5.4活动实施预期效果:仰望昔日奋斗过的图书馆、凝视庄严的华软石、平望安静的无边湖,无不勾起每一位党员同志对母校的点滴回忆。对于即将离开校园的党员来说,母校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值得留恋。游完校园,每位党员分享大学成长经历并表达母校四年来培养的感恩情,最后拍摄祝福的视频送给母校。
2.6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6.1活动地点:校园
2.6.2活动对象: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
2.6.3活动形式:毕业班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赠送母校纪念品
2.6.4活动实施预期效果:通过重温誓词,让毕业班党员保持对党忠诚、奉献祖国的初心;赠送母校纪念品,大多是书籍这类可以传承的东西,将对母校的爱传承下去。
3.成效与反响
3.1筑牢高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发挥着理论教学育人的功能。通过主题班会课和党课,一方面不止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解性,另一方面更可以提高学生党员的参与度。在课堂上我们也不是单方面的输入,更注重“互动式”教学,通过理论传导——积极探讨——总结升华三个过程,让课堂更加地鲜活,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融入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来。

图1. 立足岗位讲奉献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图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课
3.2 注重实践育人功能,实现理论和实践双育人功能
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生活实践,通过引导学生党员深入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党员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参观实践只是其中一部分,想要让学生党员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活动,这也是支部接下来在实践探索中的重点工作。

图3. 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

图4.工作经验交流会
3.3 重视校园文化熏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更具有感染力。毕业班党员在离校之后最念念不忘的依旧是母校在他们记忆中深深植入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如何加强设计和规划,也成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工作。

图5.拍摄视频剪影

图6.重温入党誓词
4.创新意义与价值
4.1 拓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
形式过于单一的理论课会是学生党员产生厌倦感,降低削弱了理论吸收的效果,因此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多媒体及丰富的网络资源让课堂更加鲜活化。
4.2 丰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式
外出参观红色基地是往年我们一直开展的项目,除此之外,是否可以将经典诗歌朗诵、红色电影配音、红色趣味素拓结合起来,也是我们工作中正在摸索的方式。
4.3 加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推进四史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可以考虑将四史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更可以帮助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供稿:软件工程系学生第二党支部 陈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