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广州软件学院第二十三届科技学术节之2025年第九届“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校赛的通知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Milan Design Week China Collegiate Design Competition & Exhibition) 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16至2019年期间联合发起并主办的中国高校设计创新实践大赛暨米兰作品展系列活动,赛事旨在真实反映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设计学科教学水平的现状和教学成果,为全国艺术学科师生搭建展示专业才华和创作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学习平台。作为《高校艺术学科师生海外学习计划》平台化转型的服务项目之一,迄今已成功举办8届,总计收到全国1300多所高校师生报名作品38万余件,其中在米兰展出优秀作品1400余件,有效支持国内外院校共享和对比教学成果,积极推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交流与进步。
活动以米兰设计周为契机,对接国际高层次展览,连续性推荐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具有东方设计美学优秀作品在国际舞台亮相;开辟多个公益主题赛道,以关注社会发展为己任;注重学术交流与互动,率先开展学术论文的评选,并积极推荐高水平学术论文在专业期刊发表,持续策划学术论坛,搭建交流平台,支持设计新思想、新领域交流;以赛事为平台,与行业知名设计师、高校设计学科师生、知名企业品牌等多纬度联动,开辟特别专项赛场,形成融通学界、业界的交流平台。
2020年1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根据相关管理原则,经自主申报,基于竞赛数据采集和专家综合评价,作品展活动首次纳入《2019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内竞赛项目名单》。截至目前,作品展竞赛活动连续5年入选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单。
作为受到政府和高校支持关注的具有突破性和建设性的重要展示交流项目,组委会将以其高规格、高品质的展览内容和交流形式带动高校设计创新实践,本着以赛促教、教赛展联动的指导思想,推动我国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促进教育创新与学科发展。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组委会
承办单位: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协办单位:上海费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漫动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校赛组织单位:广州软件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二、参赛人员
本科生研究生组:在校及五年内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以及进修生等。
三、活动流程
1.线上报名
报名网址:https://milan-aap.org.cn/#/
2025年3月25日截止。
2.校赛评审
2025年3月26日-30日,4月2日完成校赛上推。
3.省赛评审
2025年4月-5月:非命题赛场省赛评审、获奖信息发布
3.国赛评审
2025年5月-6月:非命题赛场国赛评审、获奖信息发布、证书发放及相关系列活动
4.系列活动
2025年7月-8月:颁奖典礼及学术活动
四、参赛类别
非命题赛场:不限定主题的任何个人设计创作类作品均可。
五、作品类别
(一)作品创作类
1. 视觉传达类(①海报、②标志、③品牌、④书籍、⑤包装、⑥插画、⑦字体、⑧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91
2. 产品设计类(①交通工具、②智能设备、③居家产品、④文创产品、⑤工业制造、⑥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90
3. 环境设计类(①家具设计、②陈设设计、③智能家居设计、④公共空间设计、⑤市内设计)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9
4. 时尚设计类(①服装、②染织、③面料、④鞋帽、⑤饰品、⑥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8
5. 数字媒体类(①动画、②动漫、③短视频、④微电影、⑤UI类、⑥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7
6. 工艺美术类(①陶瓷、②漆艺、③琉璃、④绣艺、⑤玉雕、⑥木雕、⑦竹编、⑧剪纸、⑨公共艺术、⑩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6
7. 虚拟IP设计类(①IP形象、②表情包、③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4
8. 数字摄影类(①人像、②自然风光、③新闻纪实、④静物摄影、⑤电商产品、⑥全息摄影、⑦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3
9. 传统美术类(①中国画、②油画、③版画、④雕塑、⑤粉画、⑥水彩画、⑦综合材料绘画、⑧素描、⑨其他类)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2
10. 建筑设计类(①居住类建筑、②公共建筑、③工业建筑、④农业建筑)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3976
11. 城市设计类(①城市空间与形态、②城市生态与可持续发展、③社区与公共空间、④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⑤友好型城市空间、⑥智慧城市、⑦健康城市、⑧老龄化城市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85
12. 景观设计类(①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商业街、办公环境等)、②居住区景观设计、③城市公园规划与设计、④滨水绿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⑥园林景观设计)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3977
(二)论文类
1. 艺术设计史论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94
2. 艺术设计教育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93
3. 设计前沿探索
具体要求见https://milan-aap.org.cn/#/article/2592
六、作品评审与公示
分级评审形式:校赛、省赛、国赛等三级评审。
(1)校赛遴选(集中提交作品,通过校赛遴选作品并上推)
提示:请各参赛队于2025年3月25日前将作品创作文件(参赛作品)、作品展示海报(图片类作品海报:将作品文件包含平面图、效果图及设计说明等编排在单幅A3大小内、竖式、300dpi、JPG、RGB\CMYK、文件不超过10M。视频类作品海报:截取不少于5个作品画面进行排版,A3幅面、竖式、300dpi、JPG、RGB\CMYK、文件不超过10M。)打包在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学校+类别+作品名+作者(只填写第一作者即可)+电话,上传至FTP(主机:172.16.3.241,账号/密码:upload_1560),并根据附件1要求进行系统上传。
注意:系统上传请直接上传海报图片内容,系统将根据您上传的图片和填写的作品名称、作品说明等信息自动生成展示海报(支持上传后效果预览及下载)。
(2)省级评审:由大赛组委会协助分赛区承办院校遴选评审专家,评选出省级一、二、三等奖,等级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各省赛区参赛作品总数的30%(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为 5%、10%、15%),获省赛一、二等级奖作品推荐进入全国赛区评选。根据当年提交作品数量及质量。
(3)国赛评选:组委会遴选全国知名专家对进入国赛作品创作类进行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国赛获等级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入围国赛作品总数的7%(一、二、三等奖分别为 1%、2%、4%)。组委会颁发省赛电子版证书、国赛纸质版证书。
七、评审标准
各类别参赛作品均有评审专家从创意30%、技术30%、审美30%、规范10%等指标进行评分,按照每件(系列)作品的最终得分评出相应奖项。
八、参赛须知
1. 作品内容: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任何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个人(团队)承担;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将收回获奖证书(奖金);如作品产生版权纠纷,一切后果由参赛者个人(团队)承担。
2. 提交必要文件:作品信息表(在线填写准确信息、承诺书和版权声明同意书等自动生成)、作品创作文件(参赛作品)、作品展示海报。
3. 作品上不允许出现学校、作者姓名及其他赛事标识等,一经发现将很可能影响作品评分。
4. 组委会不退还参赛作品,请投稿人妥善保管。
5. 作品允许结合设计内容和呈现形式参加本赛的多个类别,并按每个参评类别分别提交作品和参赛费即可。
6. 作品一经提交,不得修改(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文件、作者及指导老师等信息),请提交前仔细核对信息。
7. 作者数量:作品创作类作者不超过3人(视频类动态作品作者不超过5人),学术论文类作者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按参赛者在系统内提交的内容制作获奖证书,不接受获奖信息调整。)
九、参赛报名费
1. 非命题赛场:图片类作品参赛费人民币100元/件(系列);视频类作品参赛费人民币150元/件(系列)。学术论文类参赛费人民币200/篇。(注意:参赛费用由创意设计学院统一收取,统一缴费,参赛者请勿自行上系统缴费。通过校赛遴选并上推的作品,可报销部分参赛费用。)
参赛费将用于赛事组织过程中专家评审、系统维护、海外展示、资助优胜学生海外学习和实习、资助导师访学、证书制作、赛事推广和策展运营等。
十、其他事项
如对本次大赛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联系人:吴晓波、林圣平
联系电话:020-87818203
附件1:米兰设计周中国设计展比赛提交规则
广州软件学院创意设计学院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