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三下乡之罗田篇丨“普通话并不普通”

发布日期:2022-08-01 点击量:

三下乡之罗田篇

“普通话并不普通”

“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罗田上村的课室里响起阵阵朗诵声。来自广州软件学院的蓝天服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这里办起了“普通话竞赛”,为期18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也就此拉开序幕。

罗田上村距离市中心17公里,村里的孩子们大多处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阶段,学校教师资源不充分。志愿者们了解到,孩子们的汉语拼音掌握程度不高,校园红色文化课程建设薄弱。他们据此制订了推普方案,用当地鲜活的素材,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寓教于艺的形式,通过绕口令、朗诵诗词、唱红歌、绘笔墨等多种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听说读写”,帮助孩子们了解普通话、掌握正确发音,在趣味活动中既感悟红色文化,又提升语言水平,用“学习+传承”的模式助力农村教育发展。

拿努力的心练烫嘴的词

用自信的手绘美丽的画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孩子们跟着志愿者练习绕口令,练习平翘舌音的发音。最简单也最质朴的文字里深藏着感动与坚韧,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清澈的朗读声源源不断,喝彩声此起彼伏。绕口令训练专题训练,使孩子们的语音面貌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的改变,表达也更加自信,脸上洋溢着自信欢乐的笑容。

志愿者在推普课上带领孩子们练习绕口令

少年当画国颜色,款款聿笔可凌云。长轴画卷铺满了多种色彩,既有天马行空的大胆上色,也有自然风光的写实着景,既有蓝天白云的闲暇,也有高铁飞机的急速,纸上的每一笔划过鲜艳的色彩,都是孩子们对于万物的想象,长轴画卷画的是世间万物,画的更是孩子们对于探索世界的渴望。在画卷中的落笔,同时也是反复对于普通话知识的学习,对于普通话推广与国家美好社会的相勾连。

长轴画卷绘制

课堂合照

墨香颂党恩,童述爱国情

推普课堂上,志愿者们讲述着中华文字的起源和汉语拼音规范,将红色诗词的注音讲解和永字八法的书法讲解结合起来,带领孩子们领略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鼓励孩子们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一字一句描绘花木虫鱼,一笔一画书写河流山川,琅琅的读书声与浓浓的笔墨香融为一体。志愿者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把推普工作与红色资源融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孩子们心中撒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书法课

故事分享,留下红色回忆

志愿者们充分挖掘罗田上村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普通话推广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孩子们一同讲述红色故事,演绎革命经典,分享感悟心得,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红色故事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党史团史中共同探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从历史故事中感悟红色精神,用红色文化赋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继续探索“红色文化+推普”的形式,助力农村教育发展,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者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

走入百家中,了解推普真实情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志愿者们走进村民家中,先后对当地普通话使用情况、普及程度等进行了走访调研,与此同时还给当地村民发放宣传册,积极向当地村民推广普通话。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走访调研,志愿者们了解了当地对普通话学习的需求以及学习普通话所遇到的困难,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大胆地走出门去调研也使得志愿者们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提升,获得进步。

志愿者们走访调研

声声入耳,推普同行。通过以上多种形式,蓝天服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从实际出发,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响应活动推普活动,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推普活动在农村广大地区得到大力推广!

大合照